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古巴摇滚“撞击”华阴老腔 “世界音乐周”火爆世博
2010/6/25 11:26:29
【字体:  】【颜色: 绿
    混搭,当两样相距甚远的事物被安放在一起,都可美其名曰“混搭”,如今,混搭风正流行。一场90分钟的音乐会,上半场,观众站立着、摇摆着身体听古巴摇滚;下半场,静静地看一会皮影《三英战吕布》,听一听黄土味儿浓郁的陕西华阴老腔。这样穿越时空的音乐混搭,昨晚在世博园的博览广场上得以呈现。

这般“混搭”的音乐会,是“上海世博会·世界音乐周”的开台演出。之后的几个月里,类似的音乐会,还将在世博园里持续上演。上海世博局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了国内外的23支表演团体,在世博园博览广场上奉献50多场音乐会,这些音乐会,无一例外都玩“混搭”:每场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由两支不同文化背景、风格迥异的团体分别表演,这些来自不同土壤的音韵,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对话着、撞击着,他们用文化、风格和形式的迥然不同的音乐,绘制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世界地图。

打开这张世界地图,古巴位于加勒比海沿岸,古巴音乐曾经在全世界独领风骚。如果不是后来,美国对古巴采取经济制裁后,古巴艺人与西方唱片公司中断了合作,古巴音乐肯定不会就此隐退于世界流行乐坛。

音乐是古巴人的生活,也是古巴人的生命。西班牙人带来了古巴音乐的“皮——吉他与旋律;非洲人带来了“骨”——音乐的节奏;原住民留下了沙铃,于是,传统的音乐歌舞便活生生地回转在古巴人的生活中。传统音乐在古巴,本来就是无需刻意收藏的东西,从来就不曾是音乐学者尘封的档案。昨晚,当古巴蒙卡达乐队弹起吉他,敲响沙铃,唱起《加勒比之歌》、唱起《莫图诺之歌》时,底下世界各地的观众都站了起来,跟着主唱安东尼,和着这节奏明快的音乐,一起挥舞着双手,扭动着腰肢。音乐,从来没有国界。在世博的舞台上,古巴传统音乐的“颂”和“萨尔萨”继续吟唱,非洲祭祀时的舞姿依稀可见,台上台下,忘却文化的隔阂,人人都是激情洋溢的舞者。

中场间隙,古巴摇滚乐手抱着电吉他下场,华阴老腔的张喜民抱着老腔特有的六角月琴上台,两人迎面撞上,摇滚乐手停下了脚步,对着观众说:“下午彩排时,我就发现这乐器太好玩了。”说着,一把拿过月琴,小心地弹拨起来。陌生乐器难成曲,乐手将月琴塞回到张喜民手里,咕哝着:“太难了。”擦肩而过的一段小插曲,此刻,让古巴摇滚“撞击”了华阴老腔。

有人说,华阴老腔也是摇滚,是重金属的本土摇滚。它是陕西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皮影戏,长期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演员都是农民,遇到农忙时节有演出时,他们还要犹豫一番:是下地还是上台?进了世博会,他们依旧一副原生态模样。上了舞台上,他们敞开胸膛,卷起裤管,将烟袋斜插在后背,惊堂木往长条木凳上狠狠一拍,齐声唱起了“女娲娘娘补了天”。夜空里,飘荡着的,是充满雄性的苍凉。

台上的演员中,一位须眉如雪的七旬老人,十分显眼。老人名叫王振中,生下来便这副白发白眉模样,于是从小便被人称做“白毛”。白毛想挽救老腔,不顾“传本族不传外”的规矩,称只要有人愿意学,他就愿意教,然而,愿学者却少得可怜。不过,求学的人中,有影视演员陈道明和葛优。陈道明演电影《桃花满天红》、葛优演电影《活着》时,白毛教他们华阴老腔,还给他们配唱。2006年,话剧《白鹿原》在北京上演,导演林兆华请来了华阴老腔,黄土高坡汉子们裂帛般的一声嘶吼,震惊了京城。同台演出的濮存昕,惊叹之余,题了4个耐人寻味的字——“真水无香”。(张裕)

  

文汇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