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中小学生暑期观博游路线之二:探访城市“将来进行时”
2010/7/7 15:35:02
【字体:  】【颜色: 绿
    未来城市究竟啥模样?一百个孩子的畅想里有一百个答案。今天(7月7日),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里,正上演全球76个城市的缤纷异彩,何不带上纸笔,去一一领略,细细探访,拼出心中城市“将来进行时”。

电脑教做饭 碗盘能下肚

从半淞园路3号口入园,一进门就是城市最佳实践区了。向南走约15分钟,上海案例“沪上生态家”在望。

这里,未来厨房近在眼前:灶台中间嵌有一台平板电脑,可边烧菜边语音通话自不必说,还是一位“虚拟烹饪老师”,撒多少盐,焖上多久,何时起锅,全部“现场指导”。

上海案例隔壁,伦敦案例馆几步便到。

在这个以“零碳”为主题的展馆,你还能亲口尝试“低碳餐”,比如,这里的甜点就与众不同,因为普通的蛋筒冰淇淋外层裹有纸,而这里却用桃子、橙子托住冰淇淋,又好吃又环保。再定睛细看,饼干做的碗盘、冰做的酒杯、轮胎做的桌子、水管做的椅子,个个让人大开眼界。不远处,瑞典马尔默案例馆里,还能找到将食物垃圾变成新能源的方法——他们将厨余垃圾装入专用的纸袋,经过专门的粉碎处理后直送沼气厂,成为新型能源。

头顶大帐篷 相聚空气树

从伦敦案例馆出门西行,不到5分钟就是马德里案例馆。

这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馆前高高的 “空气树”,直径10米的10瓣风扇叶子旋出习习凉风,走累了可围坐树下歇脚、聊天、看表演。未来新建的公共住宅小区,都要为居民留出舒适的公共交流场地,可天然树木成长需要一定时间,就先“种”上“空气树”,通过百叶窗和风扇调节温度,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封闭小空间,在这树下畅谈。

离开“空气树”,抬头向东看,远远即可望见一片白色尖顶,那就是沙特麦加的“帐篷城”案例。

走入“帐篷”,抬头仔细看,这帐篷布可不简单,它不是传统的棉布或塑料布,而是用新型特殊材料制成,可以防火、挡风、防腐蚀、防滑,并方便地改变结构。特殊的“太阳光滤镜”可以对阳光进行“过滤”,仅容许10%的阳光透入帐篷中,确保帐篷内的温度适宜。想了解这些“万能帐篷”的奥秘,不妨好好看看展板介绍,听听工作人员讲解。

自行车为王 放弃高速路

“帐篷城”边,就是温哥华案例。

在这里,每个展厅,都有一位当地居民通过视频讲述各自当下的生活,以及为此作出的努力。上世纪60年代,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计划将一条高速公路引进市中心。没想到居民联名要求三思而行,提出此举将破坏原有的居住环境。最终意见被采纳,高速公路计划搁置,此后,城建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如市中心三分之二行程可通过步行、公交直达。

对面的欧登塞案例展馆,在夏天阳光照耀下,“飞旋之轮”四字主题格外醒目。

这个展馆面积仅500平方米,却述说着一个自行车轮上的童话——上世纪70年代,当全世界摩拳擦掌发展汽车工业时,欧登塞人从健康和环保出发,“逆潮流”而动,致力于自行车的复兴。在这里,你还可以亲自试试“未来自行车”,这种轮子极窄的铝合金车,以其超轻便捷,成为引领自行车发展的方向。

[看城] 7大案例别错过

1 上海案例 “沪上生态家”未来厨房中电脑担任虚拟老师指导烹饪

2 伦敦案例 在以“零碳”为主题的展馆中,可以亲口尝试“低碳餐”

3 马尔默案例 找到将食物垃圾收集处理变成新型能源的方法

4 马德里案例 围坐在新型社区的“空气树”下歇脚、聊天、看表演

5 麦加案例 了解新型材料制成的“万能帐篷”和“太阳光滤镜”奥秘

6 温哥华案例 看当地居民视频讲述当下美好生活和为此作出的努力

7 欧登塞案例 上赛道亲自试试超轻便捷的“未来自行车”

[记者手记] 何不留下“城市游记”

畅游未来城市,不妨细细回味,动动脑筋,留下精彩“城市游记”。这不是老师布置的令人头疼的观后感,而是每个人自己积累的宝贵财富,可以付诸笔端,也可记在心里。

想一想,竹帘掩映下的马德里“竹屋”、充满绿意的阿尔萨斯水幕太阳能建筑、积木叠加般的德国汉堡“被动房”……哪一个符合你的畅想;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可以借鉴哪些城市发展“金点子”;比一比,同学间谁“游”的城市多,谁学的知识棒。除此以外,照片还能贴上网,看谁拍得更漂亮。

一次快乐“城市之旅”,已为你开启世界之窗,插上未来之翼。新的梦想,正要出发。(彭德倩)  

解放日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