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龙河屯。夜色浓黑,乡村静谧,村委大楼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原本计划坐100人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位置不够,村民就站在会议室门口,或干脆在门外席地而坐。“屋顶能不能用琉璃瓦,用铁皮和塑料都不好看,也容易被风吹翻。”村民蓝海龙问。话音刚落,另一个村民问:“把老屋拆掉是干嘛呢。”
面对村民的疑问,规划师蒙大军耐心地解释。他一边听,一边不时做笔记。“屋顶装饰使用什么材质,这个可以大家之后再商量决定。我们建议把一些没有人居住的老屋和破旧的圈舍拆掉,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建设微菜园或者种果树,就地取材,砌一点小围墙。”
这是龙河屯乡村规划成果征求意见会的现场。今年7月底,广西启动乡村规划设计下乡活动,民族村龙河屯成为试点村屯之一,南宁市城乡规划院是对口服务龙河屯的规划机构。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实地测量,经过一个多月的入村调研,9月底,河龙屯乡村规划初稿出炉。此前一天,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征求意见会,请来规划师向村民代表介绍规划。第二天完善,村民大会召开,龙河村100多户人家,每户都派了代表参加。
蓝海龙对村庄的规划设计十分热心积极。之前规划师下乡调研,只要有时间,他都前往陪同引荐,将村里更多情况告知规划师,并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以前村庄怎么样发展,都是政府主导的,我们村民都不太懂。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能参与到村庄的规划中,比如说这条路,就是规划师下乡调研时我提出来这样设计的,他们也采纳了。我感觉很开心,村庄规划我们农民也说得上话。”
今年7月,《广西规划设计下乡服务活动方案》印发,16支规划设计下乡服务小分队正式成立,分别对口服务14个设区市。规划设计小分队由区内12家乙级以上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组建而成,每个小分队成员为7-8人,分赴全区选定的17个县(区)、21个乡镇、51个村屯开展服务活动。
规划设计下乡服务活动是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其任务包括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精心编制建房图集、协助构建长效机制和深入实施指导完成一个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指导完成一个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一批村庄规划、举办一场农民培训、培训一批农村工匠等“五个一”活动。
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处室介绍,今年5月,广西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规划设计下乡活动是该文件精神的具体落地举措,旨在转变乡村规划设计理念,规范农房建设,塑造特色风貌,推动乡村规划设计为农、助农、惠农服务。
据了解,截至9月底,规划设计下乡服务小分队下乡期间,共指导完成村庄规划45个,与村民开展“三同”活动1.42天每人次,设计农房改造建设图集176套,发放调查问卷2703份,培训农民265人,培训农村工匠282人。
蒙大军从业十余年,此前也为多个乡村做过规划,但没有哪个项目像龙河屯,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前做乡村规划,更多的是沿用城市规划的套路。这次真的沉下心来调研,发现乡村有乡村的特点,和城市大不一样。这次做设计前,蹲点调研一个多月,也充分听取和吸纳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做出来的规划比以前会更接地气,可行性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