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京 市 雨 花 台 风 景 区 规 划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雨花台风景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内有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相联系的许多人文景点和独树一帜的雨花石、雨花茶文化。1988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规划设计构思 雨花台风景区总体规划用地120公顷,空间布局以中心纪念区为中轴线,合理划分和布置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生态度假区及职工生活区。中心纪念区占风景区总面积28%左右,已形成由北大门--群雕--纪念碑--纪念馆--忠魂亭组成的完整空间序列,周围以绿化为屏障,隔离外界干扰。位于东北路的名胜古谠区在保护和修复二泉、古雨花台、方孝儒墓、曦园等景点的基础上,恢复甘露井、二忠祠和古雨花阁等,沟通路网,形成合理游览线。雨花石文化区主要由三个植物专类园、石文化广场和雨花石文化群构成。在风景区西南侧原有茶园基础上,开辟雨花茶文化区,设茶文化墙、茶艺馆、茶博物馆及茶加工场。游乐活动区位于陵园西侧,休息区以红领巾广场、青少年陈列馆和原有水面为中心空间,增设水上雕塑、喷泉;幼儿活动区设置大处长草地及一些高科技电动玩具;青少年活动区包括少儿游戏场、表演场、冒险乐园、现代交通乐园及科技馆。生态度假区属远期规划用地,为中心纪念区和其它区域提供环境衬托和屏障。 结合地形及现状设施对原有道路做一定的调整,完善景区道路系统,使道路分级成环。确立北大门为风景区主入口的地位,增设南大门及西南大门,保留现有东南大门及西大门。结合各个出入口布置停车场。 水体规划依地形坡势及汇水线确定,现有水面延伸至雨花石文化区及生态度假区,分近远期实施,并结合各区规划形成丰富的水域景观。进一步完善点、线、面的的绿化体系,开辟专类园,扩大草坪和绿地面积,提高“近观”绿地比例,与“远观”绿地结合,提供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二、实施效果 规划实施以来,已有忠魂亭、雨花阁、二忠祠、御碑亭、涌泉、李杰墓等数处景点按规划实施建成或整治。由于加大了风景区的宣传力度,每年游客人数迅速增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资料来源:建设中国网 责编韦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