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态建筑的渊源
动态建筑(kinetic architecture)这一概念与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动态艺术(kinetic art)有深刻的渊源。20世纪初,美学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先驱们实践着各种艺术风格,在主题、材料、形式等任何可能的方向上进行了探索,逐渐形成了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动态艺术。近年来,动态艺术发展迅速,动力形成从马达、风、水到光电、热敏材料,造型更是多姿多彩,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并启发了建筑创作。处于建筑功能的需要,人们凭借现代科技,建造了一些可动的建筑物,如较早就有的天文台开启穹顶,开启式桥梁、水利闸门,以及屋顶可开启的体育场馆,这些动态构筑物给现在设计建造大规模动态建筑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性。 什么是动态建筑
动态建筑综合了建筑、结构、机械、自动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利用高科技切实地功能、为环境、为艺术形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建筑技术和建筑审美的新视野。动态建筑改变了传统建筑固定的空间形态,使建筑可以根据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的变化而提供变化的空间,这种变化的空间是通过主体结构构件的运动来实现的。
动态建筑的本质就在于建筑所提供的空间是能够变化的,如果内部不存在使用的空间,或者这种内部空间不能够变化,或者这种变化只是小范围的,(如门、天窗的开启)都不能称作动态建筑。屋顶旋转餐厅、电梯虽然按不同的形式运动着,但他的内部空间并没有变化,因此、它不是动态建筑;可开启的桥梁是根据轮船的高度要求开启,桥与水面构成的空间发生了变化,以使轮船得以通过;船闸利用水位的变化改变船闸的空间使轮船通过,它们的空间是动态的,但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其为动态构筑物。 动态建筑的特性
从技术方面讲,动态建筑所涉及学科的综合性,已超出常规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范畴,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动态建筑对于结构可靠性、耐久性、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为实现设想的运动方式,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熟悉机械传动原理,了解机械加工、装配以及自动控制等学科专业知识,最终需要的是多学科的协调、个专业的通力合作。 从审美方面讲,动态建筑与固定建筑最大的不同是在三维空间中引入了时间,动态建筑在空间、功能,尤其是美学效果上具有独特意义,可以称其为“四维建筑”。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已成为对建筑美学的经典诠释,动态建筑的运动轨迹或运动范围是有限的,静与动、封闭与开放、收敛与张扬,使得动态建筑更具鲜明的音乐韵律。
二、 动态建筑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在国外,已有一些动态建筑建成,但就其创作实践来说,仍然属于前沿性的。这些动态建筑规模不一,多为公共建筑,设计者也多为著名建筑师,因此非常引人注目。他们的探索是多方向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动态建筑设计师当属西班牙的S.卡拉塔瓦先生(SantiagoCalatrava)。他花费了14年的实践学习美术、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和机械技术,在他身上,对科学技术的精通与天才的艺术想像力浑然一体,是其作品超越单一技术功能而呈现出卓尔不群的建筑造型的美。他也因此而以结构师的出身跻身于当今最杰出的建筑师之列。卡拉塔瓦先生设计了许多具有强烈动势的固定建筑,如里昂车站,像一只大鹏鸟,还设计了许多完全意义上的动态建筑,即建筑型可进行大幅度的扩张、收缩、变形,同时带来内部空间的改变及功能的调整。那些极富气魄和魅力的作品,结构的灵感取自有机的生物骨骼和植物形态,运动的形式则来自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单纯动作。与同时代的高科技主义蕴含的结构之美和诗意的运动使卡拉塔瓦先生独领风骚。1992年,他在塞维利亚万博会上设计的科威特展馆,屋顶造型犹如奇异的花朵,花瓣向天空绽放。
三、 动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动态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建筑技术和建筑审美的新视野,对现代建筑实践和理论是一种补充和拓展,有着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动态建筑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目前,我国第一座动态建筑是由上海交大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昆明世博园孔雀艺术广场。艺术广场的舞台是可以开合的,利用两侧可移动的运动平台,使演出舞台扩大了,为舞美设计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屋顶的开合可与剧情相结合;为满足观众视线变化的要求,观众席也可以根据水幕电影、喷泉、文娱演出的安排而仰合。昆明世博园艺术广场这一动态建筑为剧场设计及使用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建筑已不是仅仅提供能够满足传统的视线、音响、灯光功能的观演空间,其内部空间可以紧密结合剧情的要求而变化,是舞台美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四、动态建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动态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建筑技术和建筑审美的新视野,对现代建筑实践和理论是一种补充和拓展,有着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建造一个全天候的屋顶可开合的体育场馆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求。根据气候的变化而开闭的屋顶更能够满足人们对阳光、空气的需要,从而改变无论春、夏、秋、冬都要通过大型空调方式来维持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节约了能源。目前,世界上可以开合的屋盖超过10000平方米的体育馆已经有10座以上,如日本小松体育场、加拿大蒙特利尔奥林匹克运动场、美国匹兹堡市民体育场、韩国的釜山体育场。
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所居住的房屋的一片墙或屋顶能够根据需要打开,引入夏日凉爽的夜风,欣赏明亮的星空,而冬天的午日让温暖的阳光洒向房间,这将是一个多么惬意的情景啊!
五、动态建筑的局限
动态建筑的使用功能特殊,其设计和建造的难度大、造价高昂,其形式和技术不一定是普遍实用。以昆明世博园孔雀艺术广场为例,最初方案中标时,世博园领导曾评价说:“这就是为我们世博园设计的,放在别的任何地方都不合适。”对于一个设计方案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评价了,但也说明了它的独特性。 作为特殊类型的建筑形式,动态建筑不可能形成一种主流趋势。但是,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处于前沿领域的课题给予关注,在设计实践和理论上进一步发掘,这也是对国际上先进设计思想和手段的引进和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优秀的动态建筑作品在我国问世
六、动态建筑中的膜结构
动态建筑与膜结构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动态建筑如同文章的一种体裁,可以选取多种素材,创作不同题材的作品。卡拉塔瓦先生的动态建筑多采用刚结构、混凝土、玻璃等做素材;孔雀艺术广场选用了膜材做覆盖材料。膜材料重量轻、飘逸,适合于体现建筑风格,但不起主要结构作用,是刚性边界的附着膜。膜材料是近年来在世界上较为风行的一种材料,在造型上可塑性强、实用于轻型结构和大跨度建筑,如伦敦的千年穹顶就选用了膜结构。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