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0日中国水泥技术交流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牛建国针对2005年水泥工业发展形势和工作重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牛局长提到,2004年,我国水泥工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7亿吨,比2003年同期增长12.5%。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成效,盲目投资势头得到遏制。认清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对落实2005年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2005年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形势
1.煤、电、运仍为瓶颈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资源约束矛盾日显突出,煤、电、油、运等形势紧张。总体看来,2005年煤炭工业仍然偏紧,新增能力和产量明显不足;电力紧张仍将持续,部分地区供求缺口较大;铁路运力矛盾更加突出,在重点保证煤炭、粮食、石油、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后,兼顾其他物资的能力大大减弱。能源、运力矛盾成为制约水泥行业发展的瓶颈。
2.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压力增大 2004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总生产能力达到4.2亿吨。2005年随着一批在建项目的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将新增1.3亿吨左右,水泥总量将继续呈增长态势,水泥市场将出现比较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华东市场,随着前两年一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得产能增长非常迅猛。企业必将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缩小”的局面,企业应做好应对策略。
3.企业生产成本升高 经营资金紧张 由于煤电运等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经营资金紧张。水泥行业因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将达100亿元以上。企业资金循环不畅,应收账款及产成品占用资金增加过快,造成企业资金困难。
以上不利因素将对水泥行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造成较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