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推动建筑节能亟须经济激励政策
2005/3/28 8:16:15
【字体:  】【颜色: 绿

        按广义能耗统计,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2%左右,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将达到50%左右。

  在3月5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关注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那么,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症结究竟何在?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建筑节能问题多,缺乏激励是主因

  赖明告诉记者,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存在问题。就新建建筑而言,贯彻节能设计标准比例很低。目前,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对各地贯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情况的检查中发现,新建建筑贯彻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过低。对既有建筑来说,我国目前有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其中绝大部分属于高能耗建筑,但对这些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迟迟难以启动,仍然在无节制地消耗着大量能源。

  赖明分析说,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除了认识不足、法规缺失、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和制约。

  我国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发文规定,原本用于墙改和建筑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的用途不包括建筑节能,而且这项基金将于今年年底停止征收,国家又未设立新的对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致使建筑节能失去经济政策调控,建造高能耗建筑也不再受到税收限制,有可能迅速大幅度反弹,国家的能源安全将进一步受到威胁。

  经济政策激励,国外早有先例

  资料显示,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那么,国外是怎么做的呢?

  赖明告诉记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将节约能源提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各种能源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凡在IECC标准基础上节能30%以上和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可以分别减免税1000美元和2000美元;欧盟提出了包括开征能源税、税收减免、补贴和建立投资银行贷款等规范性的财税政策。

  赖明说,从各国利用经济政策支持节能的做法可以看出,主要利用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工作,制定基于市场的节能激励、约束与规范政策,引导不同群体出于自身利益去自觉节能。因此,在制定和完善我国支持建筑节能的经济政策时,也应注意理顺与明确支持建筑节能的财税政策目标,建立和完善与能源相关的税收政策体系,完善建筑能效标准和认证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建议:尽快研究制定针对不同性质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赖明认为,国家财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不同性质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他具体提出了三条建议:

  1.新建民用建筑。延长墙改专项基金的征收时间,同时明确征收的基金中需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建筑节能工作;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亦可更名为“建筑能源消费税”,对“节能建筑”实行零税率政策。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补助,其中: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可由产权单位、住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补助各按照一定比例出资予以解决。并实行限期改造、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补助分时段递减的鼓励政策。

  既有商业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所需资金,由产权所有者自筹资金解决。在规定期限之内,政府予以贴息补助,贴息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解决,超过期限,征收能源特别消费税。政府既有办公建筑由财政支持节能改造。

  3.建议国债支持建筑节能。考虑到今后几年国家仍将发行长期国债,建议从2005年起,每年从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建筑节能投入,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方式,除了对那些非常重要的节能项目安排部分直接投资外,要更多地利用贴息方式,以发挥国债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