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加以控制,广西2010年的建筑能耗将比2004年增加1倍,仅使用空调用电高峰期就需要大规模增加对电力设施建设的投资。为此,必须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3月25日,来自全区各地建筑行业的有关专家汇聚南宁,围绕广西住宅科技和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进行交流探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献计献策。
据悉,目前我区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社会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据初步估算,2004年广西的建筑能耗已经超过全社会总能耗的20%。
广西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大量兴建房屋的时期,如果不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就将留下遗憾甚至后患。为此,在交流会上,与会者提出了我区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思路:首先是节能。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建筑朝向、体形系数等规划设计手段,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设备和管线的节能,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是节地。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条件下,提高单位住宅用地的住宅面积密度,优化设计,增加可使用空间,减少重复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第三是节水。在城乡规划、居住区选址中,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利用与补给的平衡关系,考虑城市供排水系统是否有效节水。在住宅小区中,通过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利用等节水措施和设备,解决非优质用水的来源,推广应用节水器具等住宅节水措施与设备,节约用水。第四是节材。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如钢结构、木结构)和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鼓励废弃的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
与会者还认为,在住宅的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工作中,建筑节能工作任务最艰巨。至今我区城镇建设的节能建筑占城镇建筑总面积的5%都不到。因此,必须跨越式推进建筑节能事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中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应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来提高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