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月25日,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双瑞村残疾人梁兆华,告别夏不遮雨、冬不御寒的临时木板住所,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混结构新房,心中喜不自胜。至此,我区残疾人危房改造已完成1350户、受益3800人。有关方面认定,广西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我区残疾人扶贫方式已从解决“肚子”问题向解决“房子”问题发展。去年以来,我区在15个县(区)试点实施国家彩票公益金广西扶残安居工程项目。项目接受中国残联下拨资金250万元,我区各级财政配套投入517.3万元,完成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350户,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1695名残疾人受益,总受益人数为3800多人,实际完成中国残联下达广西900户任务指标的150%。
贺州市在接到任务之际便提出奋战两年,全面完成145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的目标。为此,该市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筹集危房改造的资金:地方财政解决一点,部门包村帮扶解决一点,向社会募捐一点,群众投工投料解决一点,争取上级部门补助一点。至2004年底,被定为全区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试点县(区)的贺州市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共有10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搬进了危改房,住进了新居。3月下旬,全国残联领导高度评价贺州的做法。
全州县残联跑遍全县574家贫困残疾人无房、危房户,对120户危房改造对象进行调查,每户都去了3次以上,行程近3万公里,汽车磨破了6条轮胎;宾阳县中华镇残联助理韦俊玲得知本镇的4户残疾人建房资金周转困难,马上找建材商,并用自己的个人存折作抵押,给这4户残疾人赊购了建房材料。苍梧县龙圩镇大恩村残疾人唐焕金,三番五次落实不了宅基地,县残联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多方协调,终于在公路边为他落实了建房用地,盖好新房,还开了一个小卖部。他感动得流下热泪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