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18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政策将有一些新的调整,加大了对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者的审批力度,比如将采取公示制度;新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户型将主要以80-100平方米为主,总价界定在32万元左右。据悉,新的实施细则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制定中,将于近日出台。
今年北京将有300多万平方米、10多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供给,这些项目从建筑品质、配套设施、社区环境等方面都有提升,有观点认为,经济适用住房正在从量、从质、从市场等各个方面走向房地产主流市场。特别是18号文件,提出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通过土地划拨、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承担小区外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开发贷款利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切实降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这对经济适用房建设无疑是利好消息。
■对话嘉宾:
北京华远房地产集团总裁 任志强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刘洪玉
天鸿集团副总裁 田占雄
三环新城总经理 陆庭宇
顶秀欣园副总经理 刘新虎
经济适用住房业主 周小姐
不喜欢经济适用住房业主 慕容小姐
■经济适用住房有没有成为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主角?
主持人:从1998年开始,北京5年累计开复工141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对改善北京市商品住宅供应结构,引导商品房价格的回归发挥了什么作用?
刘洪玉:上述数据本身就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完善北京市住房供给结构、从宏观上平抑住宅市场价格、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等方面。
任志强:经济适用房在北京市比例还比较低,不足以改变北京市房地产的结构。从数量来说,累计五六年才完成314亿的投资,它仅仅是北京房地产其中一个类型,一种特别的产品。
刘洪玉:尽管经济适用房是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如果从供应数量和规模上看,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上的主角还是商品住宅。
■新增的经济适用房会不会出现消化不良?
主持人:每年那么多的经济适用房面积,市场怎么消化?
田占雄:回龙观经济适用房主要的购买人群还是中低收入的家庭,新政策的出台不会影响新一期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第一我们的价位低,第二有金融支持,第三是准备购房的老百姓多少是有一些积蓄的,三个原因使经济适用房销路不至于会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