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 李东序
同志们:
为了抓好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部里决定分四个片召开座谈会,检查、落实、督促各地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和建城[2004]38号文件精神的情况。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总的来讲,各省(市、自治区)建设厅(建委)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四川、新疆、甘肃等几个地方,不仅向省政府做了认真汇报,而且正在起草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文件、筹备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会同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促进很大。但也应看到,会议精神的贯彻还不够理想,工作落实还不到位。客观上,国家大、地域宽、层次也多,加之我们5月开会到现在,才3个多月,时间比较短,贯彻和落实还要有一个过程。但要认识到各地的工作还要加强。
这次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大家认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很振奋人心,但关键是要把文件和会议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公交事业的发展。常说机遇难得。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加大力度,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旗帜高高举起,把各项工作一件一件的抓好落实,才能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虽然客观上有法规不健全、体制不很顺、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但也要看到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与有的行业比起来,我们的机遇、条件更好一些。关键还是看我们如何努力工作。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有的工作力度大,取得的效果就好;有的地方工作不力,阵地也丢掉了。在全国城市公交会上,汪光焘部长、仇保兴副部长都强调,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的重点放到各省(市、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希望大家按照部里提出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落实工作。
关于今后的工作,我提五点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认识目前,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论是专家、学者和领导、群众,还是行业管理部门,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但认识的深度、高度还不够,特别是主管部门,包括我们的国有公交企业都还没达到新的高度。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口号喊了好多年,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再提出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着更现实、更高层次的意义。只有我们的认识和理解达到新的高度了,才能理直气壮,才能向老百姓做好宣传,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公交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
(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
家宝总理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首先,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是一个“思想”,其次,是一个“战略”,并且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我们要好好地深刻地理解领导的批示精神。目前除了计划生育、国土等基本国策以外,把一项工作提到这个高度的不多,过去还没有这么提过。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迅速向前推进,我们在高速发展城市化时期的三大问题除住房、环境外就是交通。
关于住房问题。中国现在通过住房制度改革,通过新的住房供应体系的建立,如有钱人有高档商品房,没钱的有经济实用房,实在没钱的有廉租房,让所有人居者有其屋,坚决扼制在城市加速期间“贫民窟”的问题。关于环境问题。现在各方面都在加大力度,特别是城市环境,工作的力度也很大。近十年来,我国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大、效果明显,但工业污染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至于交通问题。在我们还没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私人汽车已快速进入了家庭。很多人口不太多的小城市还没紧迫感,觉得道路还很宽,还没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但大家应从长远看,用战略眼光看。北京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今天的交通问题,是发达国家城市的昨天,也将是我国发展中城市的明天。交通问题出现对于城市来说只是早与晚的事情,特别是当一个城市人口到了100万左右,它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堵塞等问题。像现在的成都、乌鲁木齐等,已开始出现拥堵问题了。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一定要从全局出发,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端正我们的指导思想,深刻认识、认真领会家宝总理批示精神。家宝总理的批示出来以后,我们司里也组织大家进行了认真学习。我们没想到家宝总理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摆到“战略”这个高度。说明过去我们的认识还不够,我们的思想还要提高。家宝总理给城市公共交通这么定性、这么高的定位,说明我们的工作还要加劲、还要努力。因此,无论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是城市化的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个战略问题,是必由之路,抓住了这个问题,就抓住了我们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一个关键。这也是家宝总理对我们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地位的充分肯定。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倍努力地做好这项工作。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城市公共交通就是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一个城市的交通不发达,城市交通组织不好,城市的竞争力、生命力都无从谈起。刚才银川市的同志讲得很好,城市的交通一旦瘫痪,什么竞争力、生命力,还有吸引外来投资都要受影响。像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的堵车就是一个例证。要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城市公共交通必须承担起城市交通大动脉的重任,保证快捷、畅通。而且,我们的交通是大众的交通工具。我们这次草拟建城 [2004]38号文件,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公交优先”就是人民大众优先,最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85%的人都会坐公交车,不要理解只有穷人才坐公共汽车,还要引导富人也坐公交车,这是一种社会公平。不是讲路权分配吗?现在是15%的人有小汽车,但路是由百分之百的税收和社会资金来修建的,可现在是15%的轿车占了85%的路面,而85%的人要用15%的公共交通。国外很多白领、公务员都乘坐公共汽车,但一定要方便、快捷、经济、安全。所以,公共交通是在“行”的问题上解决公平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能仅仅理解为就是解决上下班问题,这只是一个方面。随着居民生活的改变,还要满足人们购物、旅游等出行方面的要求。
(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在城市发展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私家车进入家庭是必然的,是挡不住的,但有一点要高度重视,就是购买后怎样在城市里使用,个人的享受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如何平衡的问题。政府是公共责任人,就要对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和汽车的发展实行平衡控制,实行管理。还有车辆增多后的能源问题。大家看到,油价的上涨,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80%石油靠进口,还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专家发表文章,我们能源是最短缺的,但又是最浪费的,建议改变行车习惯,仅北京一年就可以节省4亿公升的油。而城市公共交通无疑更能节省能源。因此,我们必须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这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北京的交通很堵、车辆行驶很缓慢,国务院领导指示建设部调研。我们调查后发现,这不仅仅只是北京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城市发展中一个普遍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后来在给国务院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阐明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明确,这里就不详讲了。
二、进一步加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宣传力度
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宣传,我们部里做得不够,各省也不够。现在媒体的宣传、舆论的引导很重要。我想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有城市公交企业,要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专家组织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的作用,宣传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意义和优越性,积极引导,让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家喻户晓,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宣传公共交通的性质。以前城市公交定性、定义不够明确,走了很多弯路,交了很多学费。这次我们起草文件时,反复研究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把城市公共交通的性质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是给大众谋福利的,是给社会正常运转提供保障的,而绝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公共交通的性质要大力宣传。
其次,要宣传公交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从正面进行宣传报道,而且要从反面举典型、讲案例、谈教训,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
最后,还要宣传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建城 [2004]38号文件对考核指标作了调整,以前不太实用的指标都取消了。我们办的是社会的事情,全社会要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如何创造?宣传就可营造良好氛围,这是一个重要方面。宣传方式上可多种多样,但切不要搞形式主义。各地要想方设法、集中一段时间、加大力度宣传,保证宣传有较大的覆盖面,起到推动作用。希望四川在10月开会期间,在全省范围内作一次全面的宣传,带个好头,我们司里来助威。
三、进一步强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工作措施
(一)继续抓好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各省(市、自治区)在传达贯彻落实的基础上,每个省(市、自治区)应发一个文件、开一次全省性的会议,这是基本要求。文件的基本框架,可以按部里的文件来,再结合地方的基本情况,研究拟定实施意见。能出台文件的就尽快出。召开会议,振奋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也就是把大的位定好,政策再一步一步的推。这次西部片区的各省(市、自治区),不论其交通问题是否紧迫,经济是否欠发达,这项工作都要做。当私人汽车还没进入家庭以前,我们就把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先确立起来,不要等交通都堵得一塌糊涂了再来抓,要从长计议。
(二)认真抓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
每个地区都必须有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按照建城 [2004]38号文件要求,编制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要全面推进,每个城市都要抓紧编制,尽快完成。
(三)抓好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落实
划定城市公交专用道这个事并不难,只要大家努力,一定能尽快完成。即使城市交通信号系统暂时建设不起,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也应先划出来,才能体现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
(四)切实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和建设
首先要把场站的位置规划好、控制好,以保证建设的顺利实施。其次,有条件的城市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建设步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营运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很多,先把以上几项工作抓好,应该说每一个城市都是没问题的。作为省一级来说,要抓重点,特别要抓好省会城市和100万人口左右城市的公共交通工作。把重点抓住了,工作就主动了。
四、进一步明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建城[2004]38号文件中指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的职责,这也是国务院印发的“三定”方案明确规定的。出租车管理1998年交给地方人民政府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职能一直由建设部具体履行。这次出台的《道路运输条例》,明确规定出租车客运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也就是说不在《道路运输条例》的法律调节范围之内。我们正按国务院的要求,抓紧拟定,力争尽快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我们的工作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城市是一个整体,要讲统筹协调:道路和交通的统筹、道路和地下管线的统筹、供水和节水的统筹等要抓好。城市公交首先要从城市规划布局、空间布局入手,如从居住区、生活区等角度考虑。美国现在不仅发展公交,还要创造适宜步行的环境。这不仅涉及到城市规划布局、空间布局,还牵扯到城市道路问题,道路又涉及到管线问题。这些不仅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有关,还有一个交通组织方式问题。香港就做得比较好:楼与楼之间有空中走廊、楼与地面之间有扶梯,人流聚集点有车辆和人流的分流、有交通换乘点,都是很好的思路。所以,城市公共交通必须归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从场站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来讲,也必须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城乡统筹是靠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城市公交就是一个纽带。公交和燃气、供水都是从城市往下辐射,因而要加强管理,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现大城市就很明确。像上海,有专门的城市交通管理局,管理归建设委员会,体制就很顺,工作也好开展。
提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就是希望大家不要等,尽力把工作向前推进,部里的思路很清楚,高举发展大旗,全面实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目标。今年年底前我们会结合畅通工程,对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先发展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目的还是希望大家把会议精神落实好、把工作做好。
五、切实做好出租车行业的稳定工作
近来,出租车行业发生了多起罢市等群体性事件。关于出租车群体事件的发生,我们分析后认为:一是出租车经营权的出让和转让问题。这与业主的切身利益有关,很敏感。二是有关部门乱收费,加重了负担。三是市场的环境秩序问题。出现非法运营和“黑车”、“摩的”等现象,恶化了出租车营运环境。因此,一定要把社会稳定大局放在首位,各地要认真协调,及时妥善处理好。
一是要严格按照1999年94号文件处理。出租车方面的管理,不论地方的管理在哪个部门,上面是建设部牵头,交通、公安部门配合。出租车的转让问题,要严格按规定,慎重处理。特别是大城市、省会城市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原则不能动,确实要改的,一定要按规定做过细的工作,要严格按程序审批,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另外一定要研究,工作要有预见性。
二是认真治理乱收费的问题。按文件规定认真查处乱收费行为,不能加重出租车的营运者的负担,政策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出台新规定。
三是努力打击“黑车”营运等扰乱市场行为。各地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
出租车的问题,大家回去后要作为大事,认真向分管的市领导汇报,高度重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