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民营化,中小设计企业的改制走向
2005/4/21 8:50:38
【字体:  】【颜色: 绿

  当前勘察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未改制的单位正在紧锣密鼓的抓紧进行,已改制完成的单位在思考着今后的发展路子,特别是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勘察设计行业特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那么作为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该建立怎样的企业制度模式最适合,企业股权如何设置最合适呢?
  首先我们来看产权清晰对勘察设计单位改制的影响和走向。几十年来,设计单位的资产一直属于国有,尽管这种资产是靠集体积累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没有买断之前,产权归国家所有,这一点无庸置疑。积累的越多,国有资产的积累也就越大,很有点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味道。伴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和国资监管条例的出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国有资产要从许多领域退出,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国退民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今后产权归属最好的形式是买断所有国有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这既是实现自身规模化的重要机会,也是产权清晰的最佳途径。
  我们应当看到,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迁。中小型设计单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成为上市公司,也没必要再成为国有企业,最好的走向就是一步到位进入民营企业版块。也许还有一些设计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或是受地域发展的影响,改制后还留存在国有企业中作为一种过渡,但最终也还是会进入民营行列,这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便是留在国有企业中,也迟早会被市场经济分化瓦解掉。
  此外,从已改制单位实际操作的情况看,企业股权的设置一直是各种小勘察设计单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应为地域不同、企业发展模式不同、都会影响到股权设置的比例。改企建制后的中小型设计院在权力和责任上还要注意防止出现三个倾向。一是在股权的设置上要防止出现绝对平均主义的现象。股权不但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更是一种风险。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这种责任和风险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股权的设置应侧重于经营决策。也就是说董事会成员的持股比例要高于其他股东,因为他们要承担比任何股东都要大的责任和风险。二是中型设计院要防止股权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倾向。现代企业制度除了明确权利和责任外,也体现了一种相互制约,股权过于集中,就容易造成小股东及雇员的离心离德和短期行为,既不利于吸引和储存人才,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也使他们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单位年景好时,可以利益共享。一旦效益不好时,风险却不能共担,极不利于单位的凝聚力。三是要防止超越权限的倾向。现代企业制度要体现股东的利益,因此民主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设计单位,民主参与的意识更为强烈。因此作为董事会在决策时不可超越自己的权限,否则就成为少数人说了算,容易造成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对立。同样股东大会也应当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自己的权限,不可能事事都要求股东投票表决,该哪一级的事就应该由哪一级去议事、决策。应当看到现代企业制度是发扬民主的体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主选举企业的决策机构,二是民主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股东有时表现出泛民主化的倾向是因为董事会决策的透明度不够,股东不知道决策的真实意图,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这就要求增中决策的透明度。
  总之,勘察设计行业的改企建制有其独特性,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中小型设计院走民营经济是必由之路。改成股份制后,股权的合理设置也是企业有序发展的的关键。目前既要让经营管理者多持股,以利于决策,又要让更多的人都有股。做到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有机结合,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建筑时报 作者 吕建平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