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乍暖还寒的春意实在未能为中国涂料业带来什么好消息:先是1月寒风吹来“世界涂料原料普遍再涨价”的坏消息让中国中小涂料企业悲鸣不断,全国最大涂料生产基地之一的广东省终于按捺不住涨价;进入2月,随着因喝涂料一举成名的北京富亚老总对外宣称将起诉假冒其“健康”注册商标的所有侵权单位,诚信问题又将中国涂料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料上涨!诚信危机!又一批规模不大、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将注定被踢出局。“不涨价是等死、涨价是找死,”对于一些有较强规模和实力的中国涂料企业开始实施的涨价之举,市场营销战略专家发出忠告:不要参与进“价格战”,要借市场之手进一步整合中国涂料市场,“干掉”一批“杂牌军”。暂时先忍痛承受原料涨价带来的利亏压力,将精力放在“自身建设”上方为明智之举。
良莠不齐的中国涂料业
“目前我国有近8000家涂料企业,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世界涂料50强,能达到年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也不足3%。”言及于此,中国建筑装修材料协会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英君一声叹息,她说,“由于资金少、见效快,而且只需要注册一家公司、拿个营业执照就可以进入,导致众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资质不够的小企业都挤进涂料行业来了。”
据北京市建筑材料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易明介绍,今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达3亿平方米,并将对现有29亿平方米城镇住宅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今后3年,我国农村将有5.68亿平方米住宅需求,农村涂料市场的发展潜力极大。未来5年,中国建筑涂料的使用量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全国建筑涂料的总产量将达160万吨。根据北京奥运规划,奥运会场馆的建设高峰期发生在2004年至2006年,其他所有配套设施将在2007年底全部完成。因此,北京的涂料市场需求高峰期将在今年至2007年出现,北京建筑涂料市场的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在10%至15%。
令吴英君秘书长感到头痛的是,一些品牌经销商为追逐更大利润会售假,杂牌企业为了利益在混水摸鱼大干伪劣勾当,就连一些相对有实力和规模的企业也手中握着数个“品牌”有意无意地展开无序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半数以上的涂料企业拥有2个或2个以上涂料品牌,有的涂料企业甚至拥有十几个涂料品牌,每天都有新的涂料品牌加入到这个竞争行列中来。在“涂料之乡”广东顺德,一个企业拥有七八个品牌非常普遍;有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有10多个品牌。这种“一母生几子、个个抢饭吃”的现状导致资源分散和培育主导品牌的成本与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这些品牌的建立和培养都需要资金支持,资源的被分散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每个品牌都难以出众的局面。
小企业实力弱小,利益面前可以不依任何规矩;大一点的企业手控多个赚钱“棋子”,要么全面出击抢食、要么搞臭一个再派出另一个。如此分散实力、各个出击,结果是被竞争对手各个击破。不可否认,中国涂料市场目前正处于混乱状态,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品质不高已经成为这一行业的硬伤,整肃涂料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涂料市场的混沌状态、初级的原始竞争,也给有实力的大企业以进入市场、整合市场的机会。近期,新加坡纳尔特漆业集团强势介入,通过其在中国的子公司纳尔特漆业(北京)投下近7亿元巨资在京城打造起了中国目前最大的涂料生产基地。
“中国涂料市场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一混沌状态也给了我们实践‘规模+品质’这一战略模式的机会,我们希望这一模式能成为中国涂料行业引进国际化的运作模式。”纳尔特漆业(北京)董事长余长福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