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谈钢结构住宅发展方向:建筑节能路宽广
2008/7/10 9:59:35
【字体:  】【颜色: 绿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于2001年开始对钢结构住宅科研立项,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全国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工作目前进展如何,我国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的方向是什么,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王明贵。  

    钢结构住宅与节能产业政策遥相呼应  

  据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我国住宅建筑飞速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我国住宅建筑技术落后,仍然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建筑材料仍以传统的材料为主,新型墙体材料所占比例较低;住宅产业化还未形成,建筑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住宅能耗大、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这种状况很难满足居民对住宅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要求,也不能满足住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为加速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产业框架体系、组织实施等方面逐一阐明,构建出实现住宅产业化系统工程目标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途径。明确提出要开发和引进先进的住宅建筑体系和成套的工程技术,提高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节能高效,全面提高住宅质量,从而以此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增长点。为贯彻实施72号文件,建设部等四个部、委、局于1999年12月6日联合发出了《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其中实心黏土砖被列为禁用产品之一,人们开始寻求新型建筑材料。  

  另一方面,我国钢产量猛增,从1996年起,年产量超过亿吨。由于钢产量的增加,为鼓励建筑用钢,原冶金局和建设部成立了“用钢协调小组”,制定了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钢结构住宅的概念。钢结构是易于产业化的,它容易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施工机械装配化;能做到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并且能提高工效、保证质量。建设部科技司于2000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届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研讨会,提出了“打基础促发展,抓配套促应用,抓试点带产业”的工作方针。  

  2001至2002年间,建设部科技司科研立项中有40多个研发钢结构住宅技术的项目,并颁发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导则》,用以指导各地的钢结构住宅研发。2004年开始制定《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等有关文件。所以,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出现,除了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要因素外,还有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积极推动作用。  

  王明贵说,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开展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具有推行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划时代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具备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钢结构住宅只是住宅产业化的其中一种形式,它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拉动冶金行业内需和促进节能环保型建材的开发。  

    钢结构住宅应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要做一些应用性基础研究,不能片面地理解钢结构住宅就是钢结构。配套部品的开发要跟上,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产业化的性质,要逐步发展完善。  

  企业是创新主体,他们是向往新技术、向往产业化的。科研部门搞技术开发一定要与企业结合,融入到企业中去,成为企业的技术支持,这样的技术开发才有生命力。企业自己做研发,不一定有专业齐全的人才,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结合是最现实的道路。搞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的企业一定是房地产公司,其产品是房屋,具有企业品牌。技术研发、建材研制、房屋建设各环节不能间断,从而形成产业链。也就是要搞产业化。  

  要以房地产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平台,把住宅相关企业(研发、建材、加工等)链接起来,形成产业链,在项目平台上完成住宅产业化配套集成,实现产业间、企业间的有序生产和多赢的利益共同体,在项目上发展和完善,最终以房屋为产品,形成企业品牌。  

  王明贵说,钢结构只占钢结构住宅的20%%~30%的造价,而且技术成熟,单纯的钢结构公司搞钢结构住宅是不现实的。钢结构住宅的关键技术是围护结构,主要是墙体建材及其建筑技术。目前,也有用砌块填充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技术成熟,有规范可依,易于竣工验收,在钢结构住宅开发初级阶段,是可行的。它质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安装可靠、经久耐用、经济合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集“建材、生产、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虽然也有较好的墙板建材,但目前由于市场开发不好,呈现出生产线落后、安装应用不可靠或粗制乱造、裂缝处理不好等问题。  

  钢结构住宅既然与住宅产业化有关,就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产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在研发初级阶段,不要完全排除湿作业,不要追求全装配化。把产业化理解为装配化也是片面的。企业要讲经济效益。循序渐进、滚动发展、有利可图才能持久。  

  当前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要响应节能省地、绿色建筑、废旧利用、循环经济等科学发展观的号召,才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我国,宜开发多层和高层钢结构住宅,用H型钢或钢管建造,使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各司其职,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结构住宅。  

  开展钢结构住宅技术开发,将促进我国住宅建筑材料创新和建筑技术科技含量以及建筑方式的转变,尽管它在市场中占有量少,但标志着国家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标志着建筑从工地走向工厂,是我国实现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的载体。 韩睿华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