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气壮山河的英勇驰援——青海省赴四川地震灾区工程救援队抢险救灾纪实
2008/7/10 10:44:23
【字体:  】【颜色: 绿
  不屈不挠,冲破千山!坚定地汇入四川抗震救灾的洪流,坚强地用血肉之躯为灾区人民开通生命通道,青海省赴四川地震灾区工程救援队,在21天惊心动魄的施工抢险中,不仅以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壮举充分展现了“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气概,而且,他们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千里驰援中,为博大的高原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运筹帷幄,队伍战斗力不断凝结  

  青海工程救援队此次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打通公路。然而,与其说他们是在修路,不如说是在移山、在拼命。为了使这支从各方集结而来的队伍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从西宁出发时就成立了指挥部。一个个抢险方案、一道道命令,从临时党支部帐篷中办公会议的运筹帷幄中出炉,卓有成效地指挥着整个救援队的抢险施工。  

  行进过程中,救援队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于丛乐的指挥车总是坚持“打头阵”,即便飞石砸裂了前挡风车窗的玻璃,他还是坚持开在最前面。在抢险施工现场,人们深感任务艰巨,自知责任重大的于丛乐始终坚持现场指挥,严密布阵。队员们多次劝于丛乐远离作业区,可他每次都说:“你们不怕危险,我怎么能退缩?”  

  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影响和感召着所有队员,大家不甘示弱,奋勇向前。四分队队长、46岁的张景荣说:“在总指挥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正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大形象,也改变了以前偏颇的认识,我要求入党。”在几字坪抢险施工战役中,面对七处大面积的山体垮塌,他带领队员夜以继日、忘我苦干,两天共挖土石方5000多平方米。  

  冒死抢险,危难之处尽显英雄本色  

  5月23日,救援队在行进途中打响了第一仗——火烧坡战斗。工程救援队当日到达茂县火烧坡时,一场强烈的余震造成火烧坡地段山体大面积滑坡,道路被堵。救援队60多名队员冒着山体随时再次坍塌的危险,驾驶重型装备投入了抢险工作。  

  救援队于夹在山谷中的213国道上奋战。213国道是震后汶川、茂县通往外界惟一的主干线路,这条路上有十几处大面积山体塌方,两侧变形的山体上有很多松动的巨石,大小飞石、滚石“源源不断”地袭来;加之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抢险施工的危险系数极高。然而,救援队员踊跃报名参加,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危险的战役中。  

  风雨中,他们投入到打通连接叠溪镇、松坪乡和松坪林场的乡村道路疏通任务中,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通了这条将能够使当地受灾群众的困境得到极大改善的“生命之路”。  

  大雨里,他们冒着巨石不断滑落的危险,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奋战,紧急疏通了距离金龙潭水电站下行一公里处被山体滑坡堵塞的道路;用不到四天的时间,完成了常规需要十多天才能完成的叠溪至天龙湖14公里道路的疏通任务。  

    真情流动,用生命重建家园  

  真情如歌!短短20天,在青海人民、青海工程救援队和四川灾区人民之间,流动着浓浓的爱意,流动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流动着一份份崇高的敬意。  

  青海工程救援队英勇顽强的事迹,得到了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高度评价。四川省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四川省建设厅,茂县县委、县政府,天龙湖电站等先后向青海省委、省政府发来了感谢信,表达对青海省政府及时出兵救援的感谢之情,盛赞青海工程救援队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青海省委、省政府也分外关怀抢险一线的救援队,其间多次进行慰问,极大地鼓舞了队伍的士气。  

  6月9日下午,青海省委、省政府举行仪式,欢迎青海工程救援队凯旋。他们号召全省人民向青海工程救援队学习,并向抢险救援队授予了“抗震救灾、高原铁军”的锦旗。省委、省政府同时希望全省人民把救援队在救灾中表现出的精神带到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作出更大贡献。 薛长福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