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河南省漯河市市长祁金立:碧水云天 宜居漯河
2008/7/11 10:10:50
【字体:  】【颜色: 绿
  河南省漯河市市长祁金立是一个对城市开发建设颇多思路、颇多研究、颇多建树的市长。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记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漯河城市的最大特色就是一城春色半城水,淮河的两大支流沙河、澧河在市区交汇并穿城而过。我们一定要发挥特色,做足做活‘水’文章,努力把漯河市建成漯河人引以为豪、外地人流连忘返的城市,要让每一个生活在漯河的人都感到舒适惬意,让每一个到漯河投资发展、考察观光的人都不愿离开。这就是我们城市建设的目标所在。”  

  在谈到当前国内的城市建设现状时,祁金立指出,城市建设不能一味求大,摊大饼式发展,那样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城市资源,而城市应有的吸纳作用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在国家宏观调控趋紧、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应该学会走新路,要注重在丰富城市内涵上下功夫,在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打造精品、凸显特色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近年来,漯河市在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还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但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精品景点、城市品位不高、吸纳聚集作用不强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精心策划。城市建设,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牢固树立“规划失误就是最大的失误”的理念,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的视野,请高资质、高水平的规划专家帮助规划和设计,力求一步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规划上大气、设计上超前、布局上科学,每项大工程都要精心策划,决不能把今天的建设弄成明天的改造对象,落下身后骂名。  

  二要坚持打造精品、提升品位。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致力打造精品城市,努力把重点工程建成“百年工程”,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有艺术,力求造“不拆迁的房子”,建“精美雅致的建筑”,上“不走弯路、不留遗憾的项目”,做“经得起后人评说、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  

  三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搞城市建设,关键是解决好钱从何处来的问题。要破除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积极开动脑筋、调整思路、拿出办法,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具体讲,就是要做好“盘、引、贷、创”四篇文章。“盘”,就是要运用市场规则,通过资本化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土地是快速聚集城市建设资金的最大资产,要加大土地资源生财聚财的力度,抓好土地储备、拍卖,通过环环相扣的市场化运作,加快土地变现速度,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引”,就是要敞开城门大搞招商引资,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以股份制、民营化、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建设与经营。“贷”,就是要敢于负债经营搞建设,积极争取国内外银行贷款,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创”,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展示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投资前景,促进土地和房产升值,创造无形资产,最终实现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碧水云天,宜居漯河。当前,我们充分利用沙河、澧河在市区交汇这一独特自然优势,正在高标准推进沙澧河开发建设,努力把沙澧河两岸建成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充分彰显碧水穿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城市风貌,着力塑造雅气、秀气、灵气、大气的城市品位。”祁金立充满信心地描述了漯河城市建设发展的美好未来。温丽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