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漯河市:立足中原 科学规划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2008/7/11 10:11:42
【字体:  】【颜色: 绿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烟叶、芝麻等多种农作物,还出产460多种中草药。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漯河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级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2004年9月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辖临颍、舞阳两县和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及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53万人,人口密度全省最大,每平方公里达到967人。  

  漯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6.2%和37.2%,全市林木覆盖率2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居全省第二。漯河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迅速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将规划管理局升格为市政府直属机构,不断增加规划编制的经费投入,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政府顾问,致力于打造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近年来,漯河市按照”融入城市群、承接大郑州、延伸辐射圈、打造新漯河”的战略方向,将漯河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良好、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的开放型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对外交通体系,在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公路“十字架”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漯河水运行业的恢复与发展,强化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启动沙澧河开发建设,营造特色城市。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中,确立了“规划调控建设布局和资源配置,计划调控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的城市发展机制。科学地编制城市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城市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市区规模快速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截至2007年底,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人,城市特色基本形成。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漯河市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形式市场化,初步形成了依靠社会资金搞建设,依靠财政资金搞养护的投资格局。按照“沿河布绿、围桥造景”的建设思路和“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开发原则,对两河市区段310公顷的河滩地进行了高标准开发,建设主题公园15座。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使昔日荒芜的破败河滩变成了绿草连片、景点连缀的风景画廊,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文化古迹享有盛誉     
  漯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漯河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之遥,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此,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漯河城市始于北魏、盛于明清,曾以商贸和水陆交通发达而享誉中原,在明朝永乐年间已是“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商品集散中心,素有“水旱码头”之称。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古迹还有:曹丕代汉的历史实证“受禅台”和“三绝碑”;早于赵州桥2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隋代小商桥;北宋早期石刻造像建筑彼岸寺经幢和被誉为河南省清代牌楼之冠的北舞渡彩牌楼等。全市现有各类文物景点19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  

  为保护好历史文化,漯河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首先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全面加强田野文物的保护管理。制定了许慎文化、贾湖文化、三国文化和古桥文化的联动开发规划,受禅碑与受禅台的保护规划已被国家文物局批准,贾湖文化、小商桥的保护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中。  

  滨水之都园林名城     
  漯河因水得城,因水兴城,漯河古为一渡口,状如螺湾,古名为螺湾渡、螺湾河,后演变为漯河。“舟行此焉簿,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明朝王季立的这首诗,记录了古漯河的兴盛与繁荣。  

  沙澧河风光带具有平原城市独有的特色,正日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城市规划立足于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抓住“水”这一主题,形成优美的“绿”、“水”、“城”交融的典型形象。  

  2007年,漯河市委、市政府适时启动了沙澧河开发工程。按照总体构想,围绕“两河”广泛布绿,拓宽水面,修建沿河主题公园和观光大道,加大对沿河两岸进行改造、整治和绿化的力度,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必将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力促进城市生态宜居城建设;同时通过沙澧河开发建设,也必将带动商业、服务、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以及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一期拆迁已顺利完成,安置房建设接近尾声,澧河一期工程正快速推进。  

  历史上的漯河滨水而兴,未来的新漯河将临水而胜,沙、澧河作为漯河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轴、城市功能组织的中枢、城市风貌展示的界面和城市自然生态的通廊,已凸显出城市发展脊梁的作用。沙、澧河几十公里岸线将成为漯河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沿河地带将成为城市景观建设、城市特色构筑的重点地带。漯河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将走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内涵品质优先的道路。在布局上以城市交通网络为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的骨架,以路为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轴,以滨水绿化为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源,形成依托滨水绿化景观,以城市公共中心为重点建立滨水空间体系。“以水为本、以河为脉、以绿为体、以文为魂”倾力打造“中原江南、绿韵名城”的城市特色。  

  青春召陵投资乐园     
  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漯河诞生了全国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召陵区。她位于漯河市区东部,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人口50万,这里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伐楚会盟之地,也是东汉时期中国最早字典编者许慎的故里。  

  召陵是亚洲最大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中西部地区最大造纸企业银鸽集团所在地。年屠宰生猪1400万头,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年加工肉制品100万吨,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加工粮食400万吨,占全省的十分之一,粮食仓储量260万吨,居全省第一。国家肉类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坐落在召陵,全国肉类食品行业标准就从这里诞生。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香港华懋、韩国九鑫牧业、际华电子、光华科技、香港制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在这里均有投资,青春召陵已成为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积聚地。  

  召陵周边100公里区域内聚集近4000万人口,每年可提供劳动力800万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工业学校、华侨电子学校等20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年可培养近万名技术工人。  

  召陵作为新区,开发空间巨大,土地储备丰富,是目前河南省土地储备较多、用地价格最低的城区。  

  青春召陵是一方开放开发的热土,是投资者创业的乐园,到召陵区投资的境内外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五减半的优惠:从生产经营之日起,前3年,企业所得税地方财政受益部分全额奖励企业;第4年至第8年,按所得税地方财政受益部分的50%奖励企业。  

  交通枢纽四通八达     
  漯河境内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京广、漯宝(丰)、漯阜(阳)3条铁路和京珠、漯周、漯平高速公路及107国道、5条省道贯穿全境,成为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全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35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基本实现“市县通高速、县乡通二级、村村通油路、路旁都有树”的目标。  

  2007年8月,在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发布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中,漯河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初步规划建设六个客运中心、七个货运中心以及公路信息枢纽港。  

  2008年1月14日,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评审。该工程为国家和河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漯河港至周口港83.9公里Ⅳ级航道,概算总投资15.6亿元,建设漯河500吨级港口,设计年吞吐能力535万吨,建设漯河、周口两个服务区及通讯导航设施。  

  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研究通过。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的河南段,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建,计划2012年建成投入运行。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826公里,按双线、350公里时速设计,漯河市新车站位于现京广铁路车站西侧7公里处。它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漯河交通条件。  

  市区道路网规划以“棋盘式”格局为主,以小断面,大密度布置道路,结合沙澧河河道布置,形成以主次干道为骨干,以支路和街坊道路为辅助的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结构。  

  食品加工一路领跑  
  漯河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和优势日益明显,培育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得利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培育出了4家国家级、10家省级、6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集体;培育出了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5家,其中双汇集团销售收入达到303亿元,居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榜首,超20亿元的企业3家,有4家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8家进入全省食品工业50强。  

  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食品工业年加工生猪1400万头、占全省的23%,年加工转化粮食300万吨、占全省的11.1%,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漯河已成为外地农副产品大量调入、食品大量输出的地区,相继被确定为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市、全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中国食品名城、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试点市。漯河知名品牌众多,现有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牌产品3种、行业标志品牌两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9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8种、河南省优质产品25种,名优产品总量居全省前列。双汇集团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称号,全市有5家企业荣获河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漯河已成为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集聚基地,生产的名牌食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上亿万居民的餐桌。  

  中原食品节始创于200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每年4月在漯河举行。节日期间国内知名企业将开展食品展销签约、专利项目发布等经贸活动,是融文体表演、商贸往来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盛会。2005年1月23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了漯河市“中国食品名城”称号。漯河由此成为我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至今为止,漯河市已成功举办了五次中原食品节。第六届中原食品节将作为第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食品分会将于2008年8月27日至29日举办,为使漯河市已举办五届的中原食品节具有连贯性,本届博览会正式定名为“第六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主办,漯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河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共同承办。  

  和谐康居财富地产     
  新一轮城市建设为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商机,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改变了漯河市的城市面貌。漯河市运用市场机制,逐步推进康居工程。面对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改造,积极实行多元化投资,让开发企业担当重要角色,发挥了企业的效率。如金土地置业、昌建地产、建业住宅等一大批实力强、水平高的房地产企业,已成为漯河市城市建设的新生力量,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漯河金土地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房地产二级开发企业,将“立广厦于天地,奉爱心于人间”作为经营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守法经营、诚实信用,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已发展成为漯河市一家实力雄厚的品牌地产企业。先后开发建设了“金地翠园”、“金地香榭里花园”、“金地雅苑”“、金地紫薇花园”等精品房地产项目,累计开发房地产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为美化漯河城市环境、提升漯河市民居住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漯河昌建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坚持“客户的满意与舒心高于一切,企业的品牌与信誉高于一切”的宗旨,先后开发了双汇·国际花园、双汇·商务酒店、双汇·欧洲故事、双汇·新旺角等市重点工程项目。五年来,公司累计开发及在建面积近60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4.9亿元,累计上缴税金近5000万元。公司先后于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房地产开发优秀企业”、“漯河市房地产诚信企业”等省、市级殊荣,旗下的楼盘和物业管理公司也先后分别被授予“漯河市重点工程”、“漯河市标志性楼盘”、“绿色建设示范社区”和“优质服务单位”、“2007年度物业管理满意度最佳企业”等多项荣誉。  

  漯河建业住宅建设有限公司拥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成立16年来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于2008年6月6日在香港成功上市。集团先后成功开发了金水花园、建业广场、城市花园、新天地·桂园、郑州建业森林半岛、郑州联盟新城及省内14个中心城市绿色家园系列、森林半岛系列等多个具有行业指向地位的高档商品住宅小区,为河南各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河南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开发的“漯河建业·森林半岛”,被漯河市政府评为“漯河市重点工程项目”、“漯河市城市建设标志楼盘”,漯河建业住宅建设有限公司亦被评为漯河市非公有制企业20强。  

  企业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正在为漯河人民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为漯河市打造新的城市名片。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