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太原市建管系统援建灾区过渡安置房纪实
2008/7/11 10:31:12
【字体:  】【颜色: 绿
  近日,从四川地震灾区传来好消息,由山西省太原市支援地震灾区的过渡安置住房建设任务全部提前两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援建任务为6500套,实际完成7408套。  

  由于成绩突出,突击队近日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市长担任突击队长  

  5月21日夜,接到省里下达的紧急援助四川灾区过渡安置房的任务后,太原市委、市政府连夜安排,组织落实,迅速成立了援助四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住房建设指挥部及现场突击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任指挥部总指挥,并亲自担任援川建房太原突击队队长。副市长吉久昌任常务副总指挥,坐镇太原进行总体协调。现场突击队有10个中队共2500余人,由太原市52家建筑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全部是国家一级资质施工队伍。  

  援川建房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远道千里,征战灾区,除了时间紧、任务重,更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横亘面前。作为全国援建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的第一个省会城市市长,张兵生说:“关键时刻,领导要靠前指挥,确保有力调度。”5月25上午,援川建房太原突击队队员和一辆辆满载着建房物资的重型卡车奔赴四川地震灾区。中午,张兵生赶到青城山镇,头一件事就是了解影响施工进度的困难,进行协调解决,确定方案。次日晚上,新增人员和大型机械开始陆续调入工地,青城山镇工地局面就此打开。  

    余震暴雨难挡恒心  

  为完成援川建房任务,太原市建管委主任孙荣琨勇敢地挑起了援川建房突击队施工组长的重担,在第一时间随突击队赶赴援川建房工地,协调有关部门,为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太原市建管委副主任姜波一直坚持在援川建房第一线,直至全面完成建房任务。  

  余震不断,道路不畅,还有暴雨。但是,52家施工单位坚持昼夜施工。工地上,到处是铿锵有力的号令和分秒必争的身影。  

  在施工中,建设者全力组织工程技术力量,严格按照已确定的技术规范和相关要求科学施工。他们建立了严格完善的监理制和责任倒查、追究制,确保了过渡安置房的质量安全。施工单位同时作业,精心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  

  太原援建突击队把援建一线作为特殊的党校、特别的战场。突击队员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忘我地工作在一线,夜以继日,不知疲倦。他们说,房屋建设提前一分钟,灾区群众就少受一份罪。  

  工程开始时,存在的瓶颈之一是平整场地进展缓慢,现场上到处是大片凸凹不平、尚待回填的空地,这使混凝土地基浇筑和彩钢板过渡房安装受阻。但是,当记者问到有什么困难时,张兵生和孙荣琨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困难!”  

  为使灾区的群众早日有个挡风遮雨的新家,太原市在援建过渡房的规划、设计、材料生产、建设施工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他们结合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及时调整规划设计,增加绿地面积,将背靠背一墙两房修改为中间加通道,既解决了通风问题,又增加了晾衣等功能,为灾区群众创造了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太原市援川建房突击队代表龙城340万市民,千里驰援,沐风栉雨,攻坚克难,用心血和汗水铸就辉煌。他们以敢于攻坚克难的“亮剑”精神,以“提前,提前,再提前”的紧迫感,保一流质量,创最快速度,全力以赴,将可供2万多人入住的过渡安置房建设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和崇义镇,用保质保量的佳绩向灾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出发时的庄严承诺。记者  刘月月  通讯员  刘玉伟  梁功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