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来宾的“水城之梦”
2008/7/14 14:56:46
【字体:  】【颜色: 绿
   [写在前面的话]   

  三年前,一篇在网络上流行甚广的文章《来宾:像张飞一样的城市》(作者:高军)中曾这样描写来宾:   

  “一到来宾境内,弥眼望去,全是钢筋水泥浇筑成的一栋栋火柴盒一样的私人住房,且中间的间隔极窄,没有绿化带,全是水泥铺地。广场同样也是水泥铺的,没有一块绿地,无花无草,没有鸟叫,整个城市压抑、沉闷、干燥。”“这座城市几乎和温柔、浪漫等沾不上边。整个城市几乎没有一棵像样的树,没有一块绿地,没有一处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恋爱场所。人一到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就很烦躁,继而性子暴烈,眼睛冒火。”   

  究竟为何我们的城市被说成了张飞?又为何,这里的人们,性情如此暴戾?   

  有人说过,人的性格源于他们生活着的土地,来宾这个城市却缺了一点什么。是水。水,灵性也。可是说来宾缺水似乎又不妥,因为我们有红水河,滔滔河水穿城而过。大概,只因生活于这座城市的人们离它远了点吧,不能充分利用红水河,实在遗憾。人类生来注定是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谁不想有临水而居的生活呢?置身碧水蓝天、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有谁曾想,平淡无奇的水,竟能如此演绎我们的城市生活。然而缺少了水的滋润,难怪我们生性脾气暴躁、鲁莽。   

  “上善若水”,中国城市的建设史,几乎每一座有河流的城市在规划建设时都根据河流水系的走向进行布局,来宾也不例外。   

  在对来宾进行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首次提出了“要把水的文章做起来”的“引水入城”设想,我们无法不由此而重新审视我们对于水的认识与理解——我们的城市生活中究竟拥有多少水?   
  一个水城之梦就这样悄然而至……   



    引水入城不是梦   

    □记者 黄显巧  

  今年春,市委、市政府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经过多方调研,综合收集到的3000多条建议,提出了“环境立市”、“城建塑市”的发展战略,旨在把来宾市建设成为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活力、经济发达、民族风情浓郁的现代化城市。   

  4月2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在听取我市城建工作汇报会上,首次大胆提出了“要把水的文章做起来”的“引水入城”设想。“引水入城”工程建设将作为未来我市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硬件,用以改善来宾市的城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市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立刻,这股蓝色的温润水流马上在与会人员的脑海里泛起了美丽的浪花。   

  6月5日,市委、市政府邀请了国内、区内权威专家对我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行论证时,有专家指出,引水入城可以让来宾城市注入活力,水系的建设有可能成为来宾市的一大特色。   

  6月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到来宾考察时提出,把来宾打造成为“水城”,为来宾的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其后,张秀隆在实地调研引水入城规划时,对工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把来宾打造成为山水园林城市,做好水景‘文章’,就要利用好城区原有的低洼地形,多造人工湖泊、池塘,让市民有更多休闲的地方,同时也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   

  说到引水入城,市建规委主任温远辉告诉记者,虽然红水河穿城而过,但是由于水面距离河岸落差十几二十米,而且水流很急,欣赏效果不佳。我市的引水入城工程,是指引进环境用水,以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引水入城想法是可行的。   

  按照预想,将在来华投资区金龟岛下游建设一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的小水电站,适当抬高引水源北之江的水位。因为水位变化不大,不会影响到上游的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此外,在北之江引水进城区的引水口,将建立水闸,控制进城水流量,确保城区汛期不会受灾。   

  水源北之江的水质很好,河面与城区落差不大,可采取自流式进入城区范围内。当前,主要是对未来来宾市的重点城区城北区和来华投资区进行引水设计。来华投资区可在现有水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对于城北区,则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从北之江到城北区外围的农业灌溉用水渠道和草鞋沟资源,打通二者的连接后,形成围绕城北区的、集灌溉和美化于一体的外围用水。然后再根据需要,从不同地方引水进入城北区,最后注入红水河。   
  目前,水利部门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证。   

  在城区内的设计上,充分利用好城区原有的低洼地形,形成湖泊,做好水岸设计,在沿河和湖岸上融入壮、瑶族和麒麟山文化等来宾文化特色,并使其从绿化、建筑、雕塑上体现出来。届时,市民可以乘游艇在湖面或者特别设计的曲型水道里游玩,欣赏两岸风光,体会“人在画中游”的城市魅力。据介绍,整个引水入城工程将从城市中心区向外延伸,直至最后完成规划,这需要各届政府的共同努力,逐步实施。   

  一座城市缺少水,也就缺少了灵气,缺少活力。来宾市城市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立足自身优势,围绕“河”字绘蓝图,依托“水”字做文章,利用江河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创造出迷人的生态魅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还能聚人气、促消费,从而拉动来宾市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据了解,7月20日水利部门完成相关论证之后,我市将邀请5家国内外著名单位参加工程竞标,对引水入城工程进行总体规划,预计到2009年,可以开工建设。   

    亲水文化 “亲”什么?  

    □本报记者  莫岑  

    亲水就是亲近大自然,亲水文化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而对来宾这样一个“无花无草,没有鸟叫,压抑、沉闷、干燥”“几乎和温柔、浪漫等沾不上边”的城市来说,如何在“引水入城”中注入文化的意蕴,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开发价值呢?  

  市文化局局长张庆琨:打文化根基 塑城市人气质  

  一座城市没水不行,没有文化也不行。如果说水是城市的生命之源,那么文化就是城市内在的“筋骨”了。市委作出的“引水入城”决策就是要赋予来宾这座年轻的城市更旺盛的生命力。   

  来宾建市已经多年了,但很多人对来宾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过去的记忆里,都认为来宾人蛮。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过去来宾人“蛮”是因为生存环境所逼。来宾虽然地势平坦,但土壤却非常贫瘠,不适合植物的生长;而另一方面,却又由于交通便利,造成人口密集,加上人口素质相对比较低,来宾这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于是来宾人“只有蛮”。  
 
  现在随着来宾市的成立,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来宾人的“蛮根”已不存在,来宾人的生活习性也已改变了许多。之所以人们看来宾人还带过去的印记,其中之一就是来宾人骨子里还没形成城市人气质。   

  水是万物之灵,引水入城,将使来宾的大环境、大气候得到极大改善。引水入城,山水文化、城市雕塑、旅游休闲等必将是其中的一部分。整个工程完成后,必将非常壮观。总之,我们将想方设法在来宾城的每个角落体现来宾文化,并让它随流水流入寻常百姓家,注入老百姓的骨髓,塑起来宾人的城市人气质。  

  市文联主席陆远怀:赋水文化 地杰人灵  

  引水入城是一个大胆的创意。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座城市缺少了文化底蕴就缺少了赖以成名的“灵气”。古往今来,任何一座名城都不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宾市成立之初,曾引发过“来宾最缺什么”这样的大讨论,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就指出,来宾最缺的是文化。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建市几年来,来宾不仅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也变得漂亮多了,市民的言谈举止也悄悄地发生变化,文化得到了发展。现在市委提出引水入城的构想,就是要对来宾这座城市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丰富来宾的城市文化底蕴。水为万物之源,有水就有树,水和树多了,则集聚灵气,正所谓钟灵毓秀。   

  垂柳依依,回廊蜿蜒,多少楼台烟雨中。引水入城后不久的将来,来宾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江南特有的美景在来宾也将随处可见。在这些楼台景点,缀以我们本土名人雅士根据本地特点而作的诗词楹联,饰上闻名于世的来宾奇石,就犹如画龙点睛,别具特色,灵气逼人。   
  赋水文化,必将地杰人灵。  


    重拾遗失的亲水文化  

    ——水在城市建设中地位重要  


  水,被城市规划师们称为“城市之肺”,对城市而言,水与树木、绿地同等重要。水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中国园林的建筑文化就是借水造景,景因水成。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拙政园,用以造景的水体面积占全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使园林具有山林水乡气氛;江苏吴江市的退思园,诸多景点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以“贴水园”著称于世。随着社会发展,造景之水,从钟于幽静发展到流泉飞瀑,进而喷泉、水幕,给人以生机勃发、变幻多姿的动感。就整个城市来说,在滨海之地、湖荡周围、江河两岸,应借水之气势,修堤造景,把环境好好美化起来。   

  广东梅州市梅江两岸,因修了防洪大堤及拦江蓄水发电,在梅城地段形成一个人工湖,河堤两岸风景因之亮丽起来。杭州人也是大做“水文章”。20世纪90年代初,杭州市开始实施西湖水域综合治理,并引钱塘江水入西湖。现在西湖水质明显好转,沿湖四周还新种了400多万株树木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如果是一个城市的新建城区或园区,更应考虑水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深圳赛博韦尔软件园由世界著名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承担规划设计,园区里一个3.6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加上建筑物间植草种树,造就了满园的自然怡人景色和良好生态环境。   

   城市中绿化、水化兼有,既有花草树木之绿,又有飞泻喷洒之水,才能逐步实现不出城市而获山林之性,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张 勇)  
来宾日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