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世博会概况 |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
|
 |
 |
广西馆概况 |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
|
 |
|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详细内容 |
打造世界“第一水上场馆”——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建设侧记
2008/7/15 10:14:57 |
|
【字体:大 中 小】【颜色:红 绿 蓝 黑】 |
你看过皮划艇比赛吗?它分为动水和静水两种,需要激流回旋和静水两种比赛场地。在以往的奥运会比赛中,两种比赛场地往往相隔较远,2004雅典奥运会上两个赛场更是相距45公里。这不但给运动员造成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建设费用。能不能紧密相连而又互不影响?据说这是个世界级的难题。
在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中国建设者用智慧给出了独特的答卷,建成了世界第一个集激流回旋和静水场地于一体的比赛场地———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国际奥委会、国际赛艇联合会对此好评如潮。北京奥组委认为:该工程设计独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真正践行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为了表彰建设者的突出成绩,今年“五一”,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该工程的建设者——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水上公园项目部(以下简称“水上公园项目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科技创新,打造世界“第一水上场馆”
7月初,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在即将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这里将诞生32块奥运金牌。届时,在宽敞宁静的静水赛道上,将百舸争流、奋勇向前,令人赏心悦目;在激流回旋比赛中,一只只皮划艇将搏浪击水、回旋而下,让人惊心动魄。
集激流回旋和静水场地于一体并非易事,中国设计者和建设者大胆想象,在分析吸取以往奥运场馆建设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和测算,终于创出了“世界纪录”:动水赛区和静水赛区首次被放到了同一赛场,相隔不过数十米。在技术方面,场地的动水区采用泵送系统来提供动力。通过6个动力泵,将水从与静水区相连的终点湖一直抽到7米高的出发池,使动水区赛道内水流速度达到每秒12到18立方米。这样既方便了运动员,还为场馆后续利用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奥运赛场一大突破。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水体面积达65万平方米,且为封闭水体,在夏季高温环境中,40天左右水质将会恶化。为确保赛道水质达到比赛标准,建设者们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微污染水处理工程。他们现场采用生物膜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建设了日处理量7万立方米的赛道水处理及尾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回用于赛道补水。经过一年的使用,赛道水质始终处于优良状态。同时,场馆内还建设了3座处理能力均为100吨/天、回用量为90吨/天的生活污水中水处理站,经处理后的水被循环用于绿地灌溉。真正实现了整个水上公园水处理污废水“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由于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区域的土质为粉土、粉细沙,水极易渗漏。为了节水,建设者们在国内首次铺设了70万平方米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作为赛道的防渗材料。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建设者们经过反复摸索,采用了双缝热合焊接、单缝挤压熔焊焊接等先进技术,提高防渗膜焊接质量。
(上接1版)同时,采用了充气法、电火花法、偶极子法等先进的检测方法确保了工程成品质量。经过1年的水位观测,实际日水量损失只有500立方米,不到设计允许值的一半。另外,建设者们还在防渗膜上采用卵石、细砂、方砖等多种材料,与防渗膜共同形成了完整的防渗体系。据介绍,此项技术已被批准为北京市级工法。
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建设过程中,赛道水处理技术、雨洪综合利用技术、赛道防渗技术等数十项新技术的应用,为这个世界“第一水上场馆”的诞生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降低成本,诠释节俭办奥运理念
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动水区,记者看到,动水区的中央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这是按照激流回旋比赛规则必须有的小山,皮划艇要通过传送带“爬上”小山到达出发池,而后一冲而下。为什么这么巧就有座小山呢?北京一建党委副书记、水上公园项目部党委书记张英甫告诉记者,他们施工中挖出200万立方米粉细沙,这些粉细沙几乎没有可利用价值。建设者“异想天开”,把这些粉细沙经过加工堆积成了这座小山。记者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200万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用北京市顺义区奥管委副主任张香东的话说就是,“10吨重的车装满沙子能从赛场排到天安门”。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赛道建在一片河滩地上,挖出的土全部都是粉细沙,共200万立方米。什么地方能堆放这么多的弃土?何况遇有大风将对北京的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而场地平整和塑造动水区山形还需购买近百万吨的黏性土。这样一出一进,将大大提高施工成本。项目部反复研究发现,水上公园表层0.6至1米是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壤,土壤下层是粉细沙,可以先将表层土壤收集统一存放,然后将粉细沙挖出后用特殊的添加剂与水泥混合,调制成类似于混凝土的建筑材料,用于场地建设。于是,他们提出:“一车土不运出,一车土不买进!”设计师利用其中的80万立方米“混凝土”先建一个激流回旋的土方堆山,其余的120万立方米“混凝土”,则被用于现场的抬高。这样一来,场内粉细沙全部物尽其用,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费用数千万元,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周边及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阳光工程,交出奥运工程合格答卷
“奥林匹克工程举世瞩目,我们不但要达到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功能五个统一的要求,还必须做到阳光、透明!”北京建工集团董事长孙维林、总经理张文龙这样向北京一建公司下达了军令状,北京一建公司也给出了圆满的回答。
他们提出了围绕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突出制度建设、确保责任落实的具体举措,制定“阳光工程”建设活动方案,建立了《项目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等8项制度。项目部与各分包单位层层签订了廉政责任书,专门聘请6名党风廉政工作监督员;对材料物资采购、劳务队伍选择一律进行投标,多家报价、货比三家。在考察厂家时,请代建公司和监理公司一同参加,真正做到优中选优。项目部还把建设阳光工程与日常施工生产、安全、质量检查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隐患18项,预防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实现了他们建造“阳光工程”的承诺。
2007年7月,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提前5个月在所有新建奥运场馆中率先交付使用。同年8月,“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枪——世界赛艇青年锦标赛在此举行。前来观战的国际划联激流回旋委员会主席让·普罗诺评价该工程为“国际一流水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工程在获得北京市文明标杆工地、结构“长城杯”金奖等众多荣誉后,获得了“全国安全生产安康杯”。 记者 郝莹 通讯员 郭益民 秦一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