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皖川学校,这个四川地震灾区最大的过渡校舍安置点,有6所学校,7000名中小学生。日前,安徽省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詹夏来等来到地震灾区慰问,并查看了本省援建的过渡安置房建设情况。
当获悉安徽省援建的都江堰市过渡安置房及过渡校舍已提前完工,并顺利移交当地时,王金山、王三运非常振奋。
王金山、王三运一行首先来到了由安徽省援建的都江堰皖川学校,这也是目前汶川地震灾区建成交付使用的规模最大的过渡学校,占地50000平方米,共有167个教学班,容纳了地震前的都江堰市7000多名师生,成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点。王金山、王三运在四川省省委常委、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及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倪虹、副厅长李建的陪同下,考察了学校环境,并与皖川学校的师生举行了座谈。王金山满怀深情地说:“这一段时间,无论是我们的建筑工人,还是都江堰的老师、同学们,所经历的磨难、艰苦,也许难以想象,但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平静,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王金山一行还向6所学校捐赠60万元人民币。
随后,王金山、王三运一行又来到安徽省援建的都江堰市灌口镇高埂村安置点,看望在此居住的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他们走进了安置点内陈崇福老人的家中,详细询问了他家的受灾状况。陈崇福老人紧紧握住王金山的手,激动地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开裂不能住人了,两个小孙女原本也一直停课在家,多亏了安徽人民和安徽建设者们,我们才能住进这么舒适、安全的板房,两个孩子才能重新走进课堂。谢谢你们!”听到受灾群众发自肺腑的感言,书记、省长的眼睛湿润了起来。看到陈老汉的两个孙女时,王金山慈祥地对孩子们说:“困难是暂时的,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希望,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
离开安置点,王金山、王三运一行又来到省建设厅安置房建设指挥部,看望了在这里奋战了50天的援建工作人员,在看到同志们的艰苦生活环境以及突出成果后,王金山表示非常满意,并强调,安徽省的援建工作高效、优质,充分展示了安徽风采,为安徽争了光。他还鼓励援建人员继续发挥“徽匠精神”,凝聚皖川力量,加快推进灾区的家园重建、恢复工作。(卜建民 张亚平 胡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