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住房制度改革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成果。首先,它是一个住房市场,它的具体职能应是服务于大众的;其次,房地产市场应体现供应和保障的双重作用,以普通商品房为主,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的家庭住房面积,不应太大。同时我们的住房供应体系应体现并保护大多数的利益,而不能一味追求豪华高档。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是住房制度改革成功推进的结果。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市场的服务对象有所偏离,成了少数人的“赌场”。某些城市房地产投机炒作情况严重,使房价攀升过快。另外,少数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牟取超额利润恶意炒作,导致房价过快上涨,损害了群众利益。
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再次强调了房地产市场的服务定位。通过税收征管遏制投机炒房;通过优惠政策,引导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消费;通过规划调控,积极改善住房供应结构。调控的政策导向性是明确的,通过调整市场住房供应结构,鼓励居民正当合理的住房消费,遏制蓄意炒作,保证房价平稳上涨,满足群众购置房产的居住和投资需求。
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住房保障功能何以体现,并服务于广大民众?这是当前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就是保证群众的利益。所以说,房地产市场的服务定位值得我们去思考。当前的问题是,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老百姓在住房市场上难以选到合适消费的“产品”。
为此,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以规划调控手段保证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比例;从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政策上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有效供应;鼓励发展并规范住房出租业,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将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对市(区)、县人民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
这些政策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什么?那就是,我们的政府将以无比的信心和决心保证广大民众的住房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