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四川省双流县建设系统抗震救灾侧记
2008/7/15 10:53:02
【字体:  】【颜色: 绿
  大楼摇摆!玻璃嘎嘎作响!桌椅晃动!……  

  5月12日14时30分,在四川省双流县县委五楼会议厅里,全县城镇改造工作总结会刚刚开始,突如其来的剧烈晃动让参会人员意识到地震来了!  

  县委书记谢瑞武立即取消了原会议,用三分钟的时间紧急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参会人员说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最短的会议。  

    处惊不乱何愁英雄无用武之地  

  强震过后,百姓最想知道身边的建筑物是否安全、能否继续使用。建设者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设备和丰富经验,他们在这个时刻理应发挥自己的作用。  

  12日15时,建设局党组立即召开建设系统震后紧急工作安排部署会,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预案要求所有在建工地立即停工,及时做好自查排险工作!对在建工地和建筑物,派专人进行巡查、排查!另外,预案要求成立房屋安全鉴定专家组,立即对全县党政机关、公共建筑、学校、医院、寺庙、安置小区等建(构)筑物进行震损检查和评估!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建设系统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了!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整整5天5夜,建设系统的工作人员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全县的学校、党政机关、医院之间,他们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消灭安全隐患,保障国有资产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7家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愿组建抗震救灾志愿者维修服务队,义务对全县60所学校、15所医疗机构的受损房屋进行免费修复。  

  截至6月3日,全县公共建筑物检查评估工作基本完成,共检查2100余栋震损建筑物,面积560万平方米,其中150所公立学校建筑面积704251平方米,30所公立医院建筑面积84810平方米。  

  一个个安全隐患消除了,一个个建筑物投入使用。医院正常运转、学生回到教室继续上课……双流县的生活逐步恢复常态。  

  与此同时,双流县心系灾区,向灾区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建设局党组共组织9名工民建专家,冒着生命危险对德阳重灾区的震损建筑物进行检查评估,检查组工作人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连续作战,共检查评估了60多栋建筑物,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  

    攻坚克难打通生命之路  

  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双流人民没有忘记周边的受灾同胞。地震当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建设局组成了一支17人的救灾工程分队,他们带着11台重型机械设备,于第二天上午奔赴重灾区彭州市,负责打通灾情最重的银厂沟道路,为解放军进入山区抢险救灾创造条件。  

  时间就是生命!工程分队克服了泥石流、飞石、地质松软、余震不断等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与死神竞赛,与时间赛跑。没有饭,他们就干啃方便面;没水喝,就拿着桶到七八公里外的龙门山镇去接。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工人们的嘴里都起了泡。经过8天8夜的连续作战,21日中午,工程分队提前打通了小鱼洞至银厂沟沟口约22公里长的道路,共清理土方26万立方米,为解放军进入龙门山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分秒必争创造“双流速度”  

  水泥路宽敞干净、一排排帐篷排列整齐、一幅幅写有“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全面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建设美好家园”等宣传标语的横幅迎风招展,这就是双流县2100多名建设大军,用了整整36个小时,为都江堰受灾群众搭建起的蒲阳镇安置点。  

  5月20日深夜零点,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永强接到县委、县政府急令:“36小时内在都江堰建起能容纳6000名受灾群众的安身之处”!  

  周永强立即召集总工办、基建科、村镇科、城建科、质监站、招标办、安监站、设计院等负责人及工民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2100余人施工队伍,带着30余台大型施工机械急赴都江堰蒲阳镇、灌口镇安置点,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  

  在施工场地,双流县建设大军吹响了“跟我干,向我看,创一流”的号角!声音嘶哑了、腿脚酸软了、眼睛红肿了、人黑瘦了,白天头顶烈日,晚上披星戴月,一天一顿饭。有时一天干下来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大家只想着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房。  

  县委书记谢瑞武带领管理人员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干。人手实在不够,就和工人一起搬砖、抹灰、搭帐篷。常务副县长贺欣,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一直坚守在援建点。一名工作人员实在不忍心看到县长如此劳累,夺下他手中的对讲机,强迫他去睡觉。然而,不到两个小时,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施工现场。  

  曾获得双流县建设局特别贡献奖荣誉、从事建筑业40多年、年近60岁的双兴公司董事长邓志斌,和工人一样在工地上搬砖、抹灰,实在太累,就坐在地上给工人递砖……  

  昼夜不停,连续作战,终于换来了受灾同胞安置点的“速成”。双流县的援建大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灾有大爱”,造就了“双流速度”的神话。  

  受灾群众胡洪琼激动地说,看到双流建设者吃的是饼干、方便面,昼夜不停地为灾区群众建房,我们很感动。另一名灾区群众看到安置点里配套设施如此齐全后,激动地说:“建设者们除了修建必备的基础设施外,还为我们建立了图书室,我愿意住在这里。”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