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各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国家最近出台的控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评价和意见,国家统计局于6月初在全国房地产企业直报网的范围内,对3564家资质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项快速调查,并重点调查了北京、沈阳、上海、苏州、杭州和广州六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商品房价格水平较高的重点城市企业的反映。调查结果显示,这六个城市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国家出台的调控措施是了解和支持的,但在房价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别。
一、对国家出台的房价调控措施,苏州企业了解程度最高,上海企业支持力度最大
在回答企业对国家调控措施的了解程度时,苏州回答“非常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100%,是六个城市中唯一回答全部“了解”的城市;上海、杭州、广州和沈阳的企业“了解”这些措施的比重也都在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以上。只有北京的企业对这些措施的了解程度较低,回答“非常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1.2%和48.7%,合计比重为89.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
在回答对国家最近出台的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八条措施的评价时,上海、杭州、沈阳和广州的房地产企业认为这些措施非常及时,将对规范房地产市场发挥积极作用,所占比重均超过40%。其中,上海企业的比重达到62.9%,在六个城市中支持比例最高;苏州企业所占比重为28.6%,是六个城市里支持程度最低的。相应地,认为这些措施“作用不大,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的观点得到苏州60%企业的支持,在六个城市里排名第一位。北京、广州、沈阳、杭州和上海认可这一观点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2.9%、42.5%、39.2%、20.3%和19.3%。调查结果显示,六城市中还存在相当比例的房地产企业对这些措施对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发挥信心不足。
二、认为房价会下跌的上海企业明显多于其他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六城市房地产企业在对今后商品房销售价格走势的判断方面存在差异。苏州、广州、沈阳、杭州和北京认为房价将下跌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17.3%、9.8%、13.5%和8.4%,而上海的比重达到28.4%,明显高于其他五个城市。
六城市在判断房价将下降的房地产企业中,认为房价“马上就会下降”企业的比重北京、杭州均为10%,广州为9.1%,上海为19.2%。认为房价将下降的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房价下降的时间将会在今年下半年以后,苏州和沈阳企业的比重达到100%;上海、北京和杭州企业所占比重也都超过了70%;只有广州略低一些,比重为50%。
三、沈阳的企业认为是供需矛盾带动了房价上涨,广州和上海的企业认为投机性炒作是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回答拉动目前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时,六城市房地产企业认为需求量、投资性购房、投机性炒作以及土地等成本因素的增加是最主要的四个影响因素,但在重要性判断方面各个城市是有差别的。下表是六城市房地产企业分析的拉动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所占比重的分布情况(%)。
沈阳市认为“商品房供应量不足”是拉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8%,远高于其他城市,同时,沈阳认为“需求量过快增长”是影响房价上涨主要因素的企业所占比重为96.1%,也是六个城市里最高的。从调查结果看,沈阳的大多数企业都认为住房价格过快增长是供应量不足与需求量过快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存在投资性购房拉动因素企业的比重也达到74.5%,但认为是投机性炒作和土地等成本因素增加拉动房价企业比重明显低于其他城市。
广州和上海认为投机性炒作是拉动房价上涨主要因素企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四个城市,分别为63%和62.5%;苏州、杭州和北京的比重也超过30%,分别为42.9%、36.5%和31.1%;沈阳的比重最低,仅为9.8%。
在分析土地等成本因素增加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时,南方四城市苏州、杭州、广州和上海认为这是主要因素之一的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北京和沈阳。其中,苏州和杭州企业的比重均超过80%。
四、杭州、苏州和上海认为“普通住房供应量的增加将会带动房价下降”的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北京、沈阳和广州
在回答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对房价的影响时,杭州、苏州和上海认为经济适用房和普通住房的增加将会带动房价下降的企业超过60%,而其他三个城市认可这一判断的企业的比重均低于50%,其中,北京的比重仅为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