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我们体会到:这事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局,是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实现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审视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在住宅建设工作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抓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一、全面审视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高度来认识“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作出贡献。
(二)要实现住宅建设观念的更新。从解决住房短缺的需要向满足住房需求和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并重转变。从低品质、频拆迁的住宅向高品质、长寿命的住宅转变。从重视城镇住宅向城镇和农村住宅并重转变。
(三)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依靠住宅产业化来实施。运用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住宅生产全过程中规划、设计、开发、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住宅建设的高效率、高质量、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环境负荷低的目的。
二、把握好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工作的重心
“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指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到首位。在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并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住宅。我国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应该定位在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四个方面。
三、近期工作重点
(一)制定“节能省地型”住宅的产业政策,建立必要的工作推进制度和激励机制。
(二)建立“节能省地型”住宅标准体系、控制指标体系,尽可能把涉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关键性能或指标列为国家强制性条文,并实行最严格的监督管理。
(三)研究制订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创新机制,鼓励开发商建造、人民群众购买“节能省地型”住宅,同时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
(四)大力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技术进步,通过先进和适用的技术实现住宅产业的提升。
(五)加强国际合作,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我国“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跨越式发展。
(六)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引导“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的法规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许可手段,如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依法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