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指出,建设科技工作是整个建设事业的基础,建设科技工作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上,都对建设事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这既是建设科技事业发展的机遇,也为建设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仇保兴表示,2004年全国建设系统遵循“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强化机制”的原则,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是积极推进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建设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和《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经济技术政策研究》等专题报告;出台了涵盖建设事业主要领域的《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推出《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第二,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推动了建设事业发展。开展了“居住区与小城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研究”、“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标准与政策研究”等工作。开展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和技术管理工作,编制建筑节能“十一五”计划,制定了《城镇住宅供热计量技术指南》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小区)管理办法》,组织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了建设系统办公自动化等政务信息化工作和重点业务资源网的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和“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建成“全国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第三,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生产应用体系,特别强调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第四,加强了国际科技合作。
仇保兴在谈到今后建设科技工作重点时强调,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制定促进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二是要以城乡统筹为指导,重点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三是要以扩大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四是要以政务信息化工作和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继续做好建设事业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建设科技、建筑节能、建设事业信息化“十一五”及中长期专项编制。加强建设事业软科学研究,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法规政策奠定基础。
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思路是从建筑物本身抓起,逐步上升到通盘考虑城乡统筹、规划布局以及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层面。从绿色建筑抓起,逐步过渡到节能省地型住宅;从公共建筑抓起,逐步推广到居住建筑;从城市抓起,逐步扩大到农村;从新建建筑开始,逐步结合既有建筑改造。
促进资源大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充分发挥建设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从科技规划、技术政策的制定、循环再利用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出发,本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点做好可持续建筑、垃圾、污水处理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工作,缓解土地资源、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改善人居环境。
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建设事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是当前建设科技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也为我们在环境治理、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提供了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广泛空间。
加强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继续推进建设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完成“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继续完善重点业务监管系统,并逐步扩大系统的服务和覆盖范围。推进城市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加强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建设。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使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建设更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科技事业出谋划策。(蹇兴超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