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要以创新的思想理念 大力推进我区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
2005/8/9 15:44:05
【字体:  】【颜色: 绿

(节选)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    陈  维
(2005年6月21日)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厅于2004年代自治区人民政府草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区城市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意见》,目前我区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后,各地对城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区城镇建设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持续保持高度增长态势,2004年全区县城以上城市公用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二是城镇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全区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07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58.84升,用气普及率72.28%,城市绿地率21.16%,垃圾处理率34.54%,污水处理率25.52%,分别较“九五”末有了较大的增长,城镇承载能力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得到初步发挥,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在城镇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大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区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城镇化步伐加快与城镇基础设施短缺的矛盾。广西2004年城镇基础设施虽然投资完成127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3.83%,但总体上看仍为对广西多年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补偿性投资,城镇基础设施短缺的状况,在相当部分城市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以致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阻碍。

  二是体制性障碍导致既有效率下降。改革开放20年,处于垄断经营的市政公用行业,无论是自来水厂还是公交公司等行业,大多是维系着原有的经营体制。虽然他们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服务价值不断上涨,但运行效率普遍下降,亏损面还在继续扩大。

  三是治理污染的速度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速度。近几年来,我区各地程度不同地加大了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投入力度,但远远适应不了污染物处理的需要。我区垃圾与污水处理方面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管网不配套,以及运行机制僵化、收费机制不健全、运行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我们已经投资的设施不能有效运行。

  四是投资需求的缺口与投入渠道的单一矛盾。目前我区每年用于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更多的资金要靠社会和银行信贷解决。我区市政公用设施投入过于依赖财政资金、国债资金的状况仍无较大改善,投资需求越来越大和投资渠道相对单一的矛盾越来越多。

  如何解决阻碍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难题?出路只在一条,就是加快我区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步伐,围绕改革和发展这个主题,打破垄断,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提高政府职能,加强监管。以建立开放、有效的市政公用行业为目标,借用市场化这个巨大的力量,来推进我区市政公用设施的发展。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要从直接管理、直接投资转变为宏观管理、市场监管,从管市场的盈亏转变为对社会负责、对可持续发展负责,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理清思路,切实把握改革方向


  要做好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工作,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推进我区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方针,按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竞争的方针,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和建管、建养分开,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方向,建立规范的政府监管机制,对市政公用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切实改进服务水平,努力提高运营效率,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市政公用行业投资和生产主体机制,实现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关于我区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问题

  
  第一,自治区关于城市供水行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国有供水企业为载体,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实行供排水一体化、供水带动污水处理产业化、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组成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国有控股的城市水务集团公司。

  城市供排水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由城市人民政府将自来水公司和排水公司的资产划拨组建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其经营性资产(如水厂、供水加压站、供水管网等)及排水经营性资产出资,引进战略投资者以现金出资,共同组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然后,争取在国内或境外上市融资,再去收购兼并自治区各市县供排水经营性资产,通过利用城市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资源,迅速把水务股份公司做大做强。

  在推进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中,各地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防止“一卖了之”,政府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变现套钱上。二是防止价格上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其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消费者。三是防止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市场化过程中,有的地方提出“两个置换”,即置换职工身份和产权,这还不够,要加上“两个保障”,即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


  会后,同志们一定要把这次会议精神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推进供水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拟订企业改革改制目标

  企业体制改革,产权改革是核心,是其它资本进入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政府监管体系的前提,资产重组是市场化机制的基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产权改革的前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供水企业走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到改革改制是为供水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一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及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彻底打破带有国有资本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中显现的热点和难点,使体制、机制的联动,内外环境的协调为企业发展创造新机遇。二是促进规范、科学、合理的供水价格管理机制的形成,促使企业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创造生产运行的良性条件。三是改变现行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中存在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现象,促进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换,把具体的管理转变为市场管理。四是可以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产销服务水平和促进企业高效运作与健康发展。因此,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够搞好此项工作。

  第二,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发动职工参与改革

  企业要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搞好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其次是给广大职工讲清楚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努力的希望。对于当前的大多数供水企业来说,企业的困难基本上都是因水厂建设形成的资产负债率高,供水价格偏低,即“一高一低”的压力。希望是通过企业广大职工共同努力,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体现规模资产,促进水价改革,化解负债风险。通过以上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革的思想意识,同时着重抓好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重抓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思想发动,统一认识,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企业改革势在必行,排除思想障碍;解释改革政策,稳定职工情绪;并且通过厂务公开和职代会的形式,让职工了解改革改制工作的进程和内容并参与于过程之中,改革改制要以人为本,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都得到相互兼顾的同时,对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维护应得到充分体现,真正体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加强领导,把握政策,依法制定改革方案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领导,要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成立有公司领导、部门和基层领导以及职工代表参加的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专题开展此项工作,严格按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企业改革的有关方针政策进行此次改革工作,科学合理地制定改革改制的目标,广泛借鉴区内外供水企业改革改制成功经验,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探索市场化运作,为创新投融资体制,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方面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拟定不同的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供水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