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城市绿化,人们总是想到公共绿地、公园、街心小花园、行道树等。而在青岛市,绿化正从城市公共空间向私人庭院、阳台延伸,一种新的城市绿化模式渐渐成型
居民申请栽植花木,政府免费送上适宜的苗木
居民只要申请栽植花木,并经绿化部门实地勘察同意,政府部门将免费送上适宜的苗木。今年3月中旬,青岛市市北区启动了一个名为“我为庭院栽棵花”活动。
区政府向各街道办事处发放了“我为庭院栽棵花”活动调查表,社区居民如果认为自家的庭院或者身边空地有适合种植花木或摆放花木的地方,就可以到所在街道办事处领取调查表,填写自己需要绿化的地方和所需花木品种,然后由街道办事处转交区建管局绿化科。专业绿化人员实地调查后,确定市民所需绿化苗木的品种和数量,免费为居民提供。
政府出资送花,百姓拍手欢迎。短短半个月,全区16个街道的5000多名居民报名参加。区政府共出资20多万元,为居民买了8万多株月季、蔷薇、迎春、爬墙虎等花、灌木和攀缘植物,使400个居民楼院的房前屋后得到了绿化和美化。
政府出资400万元,为“垃圾山”披上绿衣
前不久,家住市北区尖山路的居民赵秀英给区政府写来一封信,感谢区政府拿出400多万元为群众买来一片绿色,使原本荒芜的小山包变得绿意葱茏。
赵秀英说的这个小山包,位于市北区尖山路37号院后,居民习惯地把它称为“小黄山”。“小黄山”占地约4000平方米,几年前被一家房地产公司买下,准备用来建商品房,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动工。“小黄山”逐渐荒芜,也出现了违法建筑,堆起了各种垃圾,成了一个卫生死角。附近居民不堪其扰,夏天都不敢开窗。
去年7月,市北区政府在调查摸底时发现了这个卫生死角。经协商,区政府用400万元从开发商手里买回了这片地。居民和区建管部门一起,将山上违法建筑拆除,清走积存垃圾,重新平整和翻新了土地。区政府还投资30万元,种上了黑松、樱花树、紫薇树、女贞、月季、红叶李等植物。很快,原本荒芜的小山包变成了一个鲜花盛开、绿树葱茏的大花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地方。居民们也经常拿着小铲子、水桶到花园里翻地,为花草树木浇水。他们说,政府花钱为咱们买了这片绿,咱们应该珍惜、保护好它。
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认为,政府这种花钱向市民“买绿”的举措,可以实现一举多得的效应:
其一,可以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城市的绿量,改善居民楼院尤其是老式居民楼院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
其二,提高了居民的自身素质、文明意识和城市的文明程度。政府出资建绿,激发了广大居民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自身参与了解到建绿的辛苦,就会自觉地参与护绿。
其三,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居民自发地参与绿化,邻里之间共建绿色社区,大家从封闭的房间走出来,共同劳动,共享成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