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既为居民建好房,又为子孙留够地”
2005/8/17 8:18:15
【字体:  】【颜色: 绿

                                       淮南建设节能省地型居民小区

 

     新建住宅全部为多层或高层建筑;墙体材料推广煤矸石、粉煤灰新型墙砖;燃料推广使用当地丰富的瓦斯资源。

 

     一排排新楼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棚户区变成亮丽小区。721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洗云居,刚刚从“窝棚棚”搬进新楼房3个月的孙学超兴奋地说:“干了一辈子挖煤工,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新楼房,瓦斯烧饭,太阳能热水,又节能又省钱,政府替老百姓想得真周到。”淮南市建委副主任丁立坤告诉记者,在淮南,像孙学超这样从“煤窝窝”、“灰窝窝”搬进新楼房的居民,目前已有12万人左右,还有18万住房困难居民将在未来两年内搬进新居。

 

    作为老煤炭基地的淮南,过去因煤建城,随采随建,形成20多个“城中村”,8万多人住在与城市很不和谐的环境里。到2003年,老矿区还有15万多人住在拥挤的棚户区,人均居住面积仅有6平方米。因为采煤,全市还有10多万城乡居民受到地面沉陷的威胁,交通、水管、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群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2001年调任淮南市委书记的陈世礼说:“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保安全、保安定。”市委、市政府为此决定加快建设以安居促安全、安定的“三安工程”。市政府出台30多项优惠政策为杠杆,帮助淮南矿业集团实施350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吸引开发商参加3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同时争取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120万平方米沉陷区居民住宅,“三管齐下”推进旧城改造。

 

    既为居民建好房,又为子孙留够地。”市委、市政府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规划“瘦身”,设计“健美”,经济实用,节能省地,把“城中村”、棚户区变成一个个节能省地型的景观小区。向空中要地,新建房全部为多层或高层建筑;墙体材料推广煤矸石、粉煤灰新型墙砖;变害为利,燃料推广使用当地丰富的瓦斯资源。记者注意到,新建小区内不光楼房建造精美,而且家家户户接通瓦斯利用管道,统一配置瓦斯灶和表,楼顶统一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城中村”最多的田家庵区,坚持节能省地搞建设,所有住宅、商贸和文化设施都是就地改造。

 

    为节省土地,淮南新建小区不但不征新地,有些地方还利用废弃土地。建西村原来390户的住宅占地90亩,现在全部新建成五六层楼房,安置了500多户,没征一分地,户均住房面积则由20多平方米增至七八十平方米,小区内还新添了休闲广场和34%的绿地。丁立坤算了一笔账,按这种改造办法,30万住房困难户住房面积增加23,建设用地不增一亩,而且由于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还可减少烧砖损毁田地近7000亩。(记者 刘杰 何聪)

摘自《人民日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