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广东取消预售试点欲先行未果 条件尚不成熟
2005/9/6 8:17:47
【字体:  】【颜色: 绿

    20057月,一份超过100多页的《广东省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书送到了广东省建设厅手中。“取消预售制度是历史必然趋势,但以目前广东省房地产发展现状来看,还不具备取消预售制度的条件。”这份报告在结论中明确了目前广东欲试点“取消预售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在广东省建设厅住宅产业处授意之下,深圳市世联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联地产)对广东省取消预售房的效果进行了长达将近一年的评估和调研。知情人士透露,调查小组的足迹踏遍了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等城市。

 

 

    报告建议,“以平稳发展期的城市,如深圳、广州为试点,逐次提高预售条件(如高层、小高层要求形象封顶),经过缓冲期,最终取消预售制度”。

 

 

    然而,“目前广州等地新房市场供应量较大,一步到位取消预售房制度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们倾向于逐步分阶段取消,目前尚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建设厅有关人员听取世联地产方面汇报工作后表示。

 

 

    “前来旁听世联地产汇报的还有建设部的人,他们对这份报告也相当重视。”上述建设厅人士透露。

 

 

    调研背景

 

 

    在建设部明确表态“暂缓取消预售”之后,广东省这项调查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815日,央行在其公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提出,将建议取消房地产预售制度。这一建议立即引发了一场地震,开发商如芒在背,更有人将此项建议形容成为第二个“1”

 

 

    事实上,广东省建设厅在去年10月,就开始授意这次调查,考虑取消预售的可能。深圳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深圳市国土局)更表示,“一直没有放弃对取消预售的研究。”早在7月初,深圳市国土局召集部分发展商座谈时,就曾向开发商透露出深圳将取消预售的思路。

 

 

    广东省曾经首推预售制度,而取消预售,似乎也要充当表率。

 

 

    1993年左右,房地产市场行业标准缺失,房地产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几乎都在20%以下,银行贷款30%-40%,开发商从预售中获得的资金高达40%-50%,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必支付资金成本,没有利息。”世联地产研究顾问部相关人士认为。银行由此承担了一个项目80%以上的融资。随着海南省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银行不良资产曝光,行业规范被广泛关注。广东省率先规范预售行为,提出了预售制度,要求达到预售条件方可卖楼。

 

 

    广东省7次修改有关预售的条款,提高预售条件,直到20012月,提出“七层以下完成结构工程并且封顶,七层以上完成三分之二”,项目的投资比例中预售款融资比例也下降到30%-35%

 

 

    但是,在预售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仍然频繁地困扰着消费者。根据统计房地产投诉事件比例居高不下,历年来都是各类消费者投诉之首,经初步统计涉及预售环节的投诉纠纷占房地产投诉纠纷的44%2001年到2004年涉及房地产预售环节的事件达到770起。

 

 

    同时,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仍然是银行,银行融资占整个广东省地产企业融资的90%,而股权融资以及信托融资的比例不到10%

 

 

    考虑到预售存在种种问题,广东省建设厅授意世联地产进行取消预售的政策效果评估调查,考虑是否试点取消预售。

 

 

    短期效应:房价上涨

 

 

    取消预售制度,直接导致的结果将是房价上涨。这是该份报告的结论。

 

 

    金地、万科开发商认为,这项免费“融资快餐”的取消直接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同时融资的时间拉长,对开发商来说,不仅融资压力增加,利润空间缩减,导致的结果就是供应减少,房价上升。

 

 

    以深圳某一高层住宅为例,该项目于20031月通过转让的方式取得项目用地,占地31288平方米,20035月开工,预计20052季度完成,3季度取得预售证。项目总投资5个亿,土地成本占投资32%,项目向银行贷款1个亿,贷款期限2年,售价预定7500元/平方米。经过测算,该项目的动态回收期3.05年;项目开发(预售取得)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其中自筹资金36%,银行融资20%,预售款44%,开发企业的税前成本利润率30%

 

 

取消预售以后,自有资金不变的情况下,银行融资须占总投资64%,提高44%,融资额需要增加到3.2亿,融资期3年,贷款期延长1年,如果价格不变,项目动态回收期延长至3.75年,如果开发利润不变,回收期延长至3.69年,总体来说动态回收期延长0.65-0.7年,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降至9%,降低21%,在利润率不变情况下,价格必须升高17%,单价达到8800元。

 

 

    广州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开发商指出,取消预售制度,实际上房子要等到竣工验收才能够出售。例如,一座30层的住宅,本来建完20层就可以开始预售,如果等到主体建筑以及内部装修实际完成,基本上要延长一年多时间,开发商的资金成本增加超出了一倍。

 

 

深圳态度

 

 

    在世联地产调研过程中,接受访谈的18家开发企业纷纷表示,将有可能将重心转移到其他省份。

 

 

    消费者对取消预售所持态度比较平淡。在600多份问卷中,小业主中52%更愿意购买价格较高的现楼,69%的小业主能够接受现楼比楼花高5%-10%,但是仅有43%业主表示希望能够取消预售,36%表示无所谓,22%表示不希望。

 

 

    “从长期来看,取消预售制度将有助于房地产业产业链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新的融资方式的出现将促使中国房地产业链的细分、优化和完整。”世联地产副总经理周晓华认为。权衡利弊,不做“一刀切”,显然是地方政府的明智之举。深圳国土局房地产业处一位官员就谨慎地表示:“我们确有取消预售的想法,但显然不会现在贸然推出,也许半年之后,也许一两年之后推出都有可能。”(作者:徐广蓉)
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