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1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距百色市22公里的右江峡谷之中,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开山炮声,广西各族人民,特别是百色老区人民盼望多年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百色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宣告开工。
2005年9月中旬,当记者再次置身其间,已不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水泥石坝,犹似如来佛的巨掌,把奔流的江水阻挡在峡谷之中。在这之前的8月26日上午10时08分,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已正式下闸蓄水,年内第一台机组可正式投产发电。
至此,历经4年的不懈努力,这项宏伟工程即将发挥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造福广西各族人民。
百色水利枢纽总投资53.33亿元。据资料显示,工程建成后,可拦截每秒5570立方米流量,使南宁市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同时,可使右江沿岸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隆安等市县基本免除5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还可使南宁下游的邕宁、横县、贵港、桂平等县、市的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
按以上防洪效益计,共保护人口187.3万,保护耕地7.28万公顷,年平均防洪效益达7.75亿元!据了解,百色水利枢纽总装机容量54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6.9亿千瓦时,它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具体组成部分。其中,它的调峰电量占64%以上,在水库调蓄作用下,将使下游9个梯级电站的枯水期电能增加3.67亿千瓦时,大大缓解电网峰谷差矛盾和电力供需矛盾。
庞大的蓄水量及充足的发电力,又可以改善干旱问题。右江河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亚热带水果基地。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将提供充足的电能与水量,使右江盆地保证灌溉面积由目前的48.8万亩增至58.4万亩。
南宁人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来自邕江。然而,邕江水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通过水库调节,上下游水流增大,加上那吉航运枢纽梯级反调节,右江水体纳污能力将提高到现状的两倍以上,部分河段水质完全可达到二类标准。同时,大量库区移民后,将大大减轻因生产、生活对生态的破坏,加上库区周围生态公益林的再造和保护工程,将使林区在3年内新增1647公顷生态林,可有效改善和保护右江水质。到时,南宁等下游城市用上干净的江河水已不再是一个难圆的梦。
郁江和西江是珠江流域中通航效益最好的河流。但由于河道狭窄,滩险流急,使南宁至百色目前一般只可通航120吨船舶,且常因冬季枯水而需减载甚至停航。建成后的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枯水期调节流量将可使百色至田东河段300吨船舶通航,达到五级航道标准。加上已建成的南昆铁路、南百二级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南昆高速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将随着这项工程的竣工而更加完善。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加上现有的澄碧湖水库,使百色市的水库蓄水量达到67亿立方米,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跃居全国第三大淡水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