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水泥行业投资分析
2005/9/26 8:10:05
【字体:  】【颜色: 绿
     转载说明:刊载本文主要是介绍原作的观点,文中的某些数据可能与目前有不符的情况,如“90%以上是工艺落后的立窑水泥”等,余例不一赘述。)
    无疑,严格控制行业过度投资已成为水泥行业最大的热点。从去年出台《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到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这一系列举措无不在告诉人们,水泥行业投资已经严重过热——
                  

    2003年,我国水泥总产量8.13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当时,全国处于在建、设计阶段的大型新法水泥项目将近170个。
                    
    2004年,水泥业计划总投资558亿元,同比扩大84.7%。在建项目333个,同比增加121个。今年新开工项目104个,投资规模105亿元。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101.4%,专家预测今年全国将新增水泥产能2.1亿吨。如此高的投资增长率主要是由浙江、江苏和皖南等地区带动的。
                    
    水泥行业的投资热并不是孤立的,一些工业领域和行业过渡投资,房地产开发的热潮,供过于求,许多企业过多地借贷投入形象工程,成本高而收效低,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过多投入了某些项目等等,导致钢铁、水泥及其它建筑材料的过分需求。
                    
    加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承办奥运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工程、世博会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全面展开,全国各地交通、仓储、房地产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温,也极大地拉动了水泥的需求。

                   
    专家们说,中国是全球水泥第一生产大国,但水泥行业很不合理,一方面代表水泥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很小,90%以上是工艺落后的立窑水泥;另一方面全国现有几千家水泥企业,平均规模只有十几万吨,超千万吨的大型企业仅有安徽海螺集团一家,百万吨以上的也不过几十个企业。
                    
    目前,国家已明确提出“上大改小”的方针,明令淘汰小型立窑水泥,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据悉,安徽海螺集团去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十五”期间将形成3000万吨的规模;济南山水集团把“十五”目标定位在年产1500万吨上;河北冀东、吉林亚泰、湖北华新等水泥集团都提出了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目标。
                    
点评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后,水泥行业一方面新建项目被叫停或缓建,另一方面行业发展所需资金也受到了严格控制,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今年1—5月,水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01.4%下降到55.3%;全国水泥总产量3.4亿吨,增速明显放慢。由于政策的压力,水泥企业不仅大部分新项目投资得不到批准,流动资金贷款也受到影响。
                    
    水泥调控政策对新型干法水泥、特别是2000吨/年(东部4000吨/年)以上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给予鼓励,对污染大、能耗高的立窑和湿法窑等进行限制,大多数上市公司将从中获益。因为,水泥上市公司在规模和技术上居行业前列,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其在建或拟建的项目基本上不在禁止和限制之列,控制水泥行业产能的无序扩展、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将加速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提高行业集中度,从产能控制和销售市场两个渠道为大公司做大做强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