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发改委将物流园区、高尔夫球场、大型购物中心等六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列入监控名单后,又据报道称,银监会近期将对部分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进行清理,物流园区依然榜上有名。
据了解,中国的物流园区2001年兴起,2003年掀起建设高潮,并一直持续到今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订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新物流园区动辄投资上亿甚至几十亿元,圈地数百或上千亩。
据称,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小物流园区近千个,仅广东省7个市就拥有近30个大型物流园区。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园总投资4.2亿多元,规划占地总面积116万平方米,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占地16.25平方公里,目前深圳市政府已规划了6大物流园区,并计划于“十五期间”投资650亿元,建华南最大的物流园区。
武汉市目前已建或在建的大型物流园区已有多个。仅一家交通投资公司,就耗资1.5亿元兴建了占地650亩的舵落口货运中心,投资9000万元兴建了占地200亩的银通物流园区。2003年,武汉市又划地250亩,拟投资100亿元兴建商贸物流基地。
2003年规划建设的镇江丹徒港口物流园区占地28平方公里。
北京市2003年东部物流港的建设项目,总规划范围为471.28公顷,总建筑面积318.28万平方米。
根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汪鸣研究员的统计,2003年规划或建设的上百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都在200亩到28平方公里之间。
空置率高
与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相对照的却是我国物流园区空置率60%以上的事实。记者曾见到北京一物流园区负责人极力邀请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公司入驻,被后者婉言谢绝。事后记者问及原因,这位马士基的部门经理称,我们怎么可能将仓库建在既无交通枢纽优势,又无足够运输力量的一片空地上呢?
专家指出,从全国很多物流园区的运营状况看,都可以得出政府一厢情愿,企业并不买帐的结论。
不过,为吸引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地方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据了解,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占地500亩、投资2.5亿元的华通物流园在2001年建成后的一年里没有与外界签订一份真正的商业合同,使整个物流园陷入困境。后不得不在北京市相关国资管理机构的主导下进行艰难调整,转作他用。
而有的物流园区虽有“物流”的称号,却与房地产开发联系更紧。如2003年底北京东部物流港的规划建设,就由京泰公司以及房产巨头嘉里中心、华远公司和SOHO中国公司共同担纲。
自有资金有限
此次国家发改委与银监会的固定资产清查对象也包括大型购物中心,据估计,涉及大型购物中心的贷款可高达2000亿元,然而相比物流园区的贷款这一数目可能就显得不是那么惊人。
记者了解到,许多物流园区走的还是以前开发区滚动发展的老路———用银行的贷款进行园区的先期开发,然后进行招商,土地出让给进园企业之后,资金再来还贷。如果招商不顺,还贷就成了问题。另外,不少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或建成后的运营由具有政府背景或政府授权的企业负责,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企业大多自有资金较少,绝大部分资金通过贷款筹得。他认为此次银监会对物流园区贷款的清查必将“很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