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住宅及写字楼建筑节能研讨会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指出,消费者和开发商都要增强节能意识,不能只把节能当做一个口号去喊,要从细节上去落实;在很多方面,我们应该向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多多学习。
于细节处体现节能在宋春华讲到的很多节能产品中,与会者对日本的卫浴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普通的抽水马桶不同,日本的设计是将水箱盖做成一个凹面,形成一个洗手池。把注水管从水箱里拉出来在洗手池上方,注水的过程就可以洗手。洗过手的水就流入水箱,再作为冲厕水利用起来。这在日本已经得到普及。宋春华说,我们一直在说,搞中水技术难,投资大,可这样一个设计非常简单的抽水马桶就是一个微型的中水系统。每个人每天把所有的洗手水都利用起来,全国每年能节省多少水?非常可观。另外,日本洗浴的设计也非常合理,花洒没有安装在浴缸内,而是在浴缸外淋浴。原因何在?原来日本人爱好泡澡,这样设计可以使在淋浴时不会弄脏浴缸内的热水,这样一家人可以用一个浴缸水泡澡,而避免了每次换水的浪费。这真正体现了日本国民的节约意识,于细微处见精神。正是这一点一滴的节省,才把节能节水落到了实处。
大户型不代表高舒适度宋春华说,中国住宅户型越做越大,远远超过了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从发达国家日本、德国、瑞典的户型变化规律看,经济适用的户型应在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日本的三口之家标准住宅户内面积也就是75平方米。他们不把大户型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和财富的显示。再来看中国,现在可以称为普通住宅而享受有关政策的标准就已经定为120平方米,而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浮动20%,所以大部分地区普通住宅的上限都为140~144平方米。我们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和必要?宋春华认为,选住宅要考虑是否舒适,而不简单是户型的大小。根据推算,85~100平方米的住宅就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在被大户型的房贷压得透不过气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新考虑这一问题。他说,应该避免“炫耀型、竞争型、摆阔型”的消费误区,树立适度、合理、可持续的住宅消费观念。
延长建筑寿命建筑物在设计时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使用年限,中国的普通住宅的使用年限基本上为50年。但实际使用情况是怎样呢?据推测,中国被拆除住宅的使用寿命大约只有30年左右!反观欧美,基本上所有的建筑使用寿命都超过80年,甚至有些100多年的建筑现在仍巍然屹立。住宅的过度拆迁使我们原就不富足的资源显得捉襟见肘,而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钢材、水泥等大量建材的消耗也客观上导致了二氧化碳等排量的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宋春华以欧洲某个国家的一个粮食储仓被有效地改造为大学生公寓为例,谈到了应加大旧有建筑的维修、改造,而不应动辄就拆掉。拆除危旧房和超过使用年限的住宅,需要权威机构做出鉴定,非建筑本身原因需要拆除的,要认真论证,包括必要的听证,应该尽量避免无故拆房。 (实习生 任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