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莲花山地区保护发展规划出台
治理“三乱”
“绿肺”将吐故纳新
6月26日,柳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关于加强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议案的实施方案》。这标志柳州这片得天独厚的城市“绿肺”,经过人大代表的关注和呼吁,纳入了城市规划的统筹视野。该地区敏感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将在有限开发、适度建设中得到优先保护。
1
龙城“绿肺”
当之无愧
说起莲花山风景区,一些龙城市民似乎还比较陌生,不知方位所在。但一提到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大家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以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莲花山地区,地处柳州市东郊,距离市区6公里,毗邻河东新区,东部和南部与官塘工业开发区、阳和工业开发区隔柳江相望。
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方案所划定的该区域的范围为(如上图):东、东南、北向以柳江对岸为界,西向以新规划的沿山体城市道路为界,南至桂柳路,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柳江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
莲花山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可谓是柳州市的“绿肺”和“绿心”。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树木参天,植物种类成百上千,飞禽走兽时有出没。
三门江森林公园的1.22万亩森林位于其中,树龄50年以上的成片松林郁郁葱葱。整个地区植被覆盖率高达72%,负氧离子含量在每立方米3万个以上。
在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里,甚至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最高的一株有1米多高,树形美观,茎苍叶秀,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据了解,桫椤是白垩世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距今3亿多年,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早1.5亿多年;恐龙灭绝后,桫椤独存,是现今发现的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有植物“活化石”之称。
此外,该地区通过三门江大桥与柳东新区相连,是柳州未来城市主城区和新城区的连接点。在柳州“一心两城、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战略中,莲花山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将成为旧城和新区之间的“城市绿心”。
2
乱挖滥采
“千疮百孔”
莲花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总体上看目前还没有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但近年来,这一地区备受媒体关注。
由于该地区幅员宽广,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管理难度较大,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乱挖滥采、乱搭乱建、乱埋乱葬的“三乱”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令人担忧。集中治理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目前对该地区环境造成最大威胁的,首当其冲就是乱挖滥采的盗矿行为。
莲花山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为锰矿,但储量并不丰富,分布在柳东油榨村、牛车坪一带。该地区属于矿藏禁采区,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在河东村、牛车坪村一带非法盗采锰矿,十分猖獗。
去年4月,本报记者在河东村油榨屯采访发现,政府“禁采令”就张贴在村口,但非法盗采者视而不见,采挖选洗依然如故,装运矿泥的车辆川流不息,洗矿机械轰隆运转,村前村后,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非法采矿点。
日趋恶劣的非法盗采行为,导致局部山体滑坡塌陷,植被遭到破坏,大片矿土裸露在外,山地千疮百孔,降低了周边自然景观的美感。
柳州市相关部门为此曾先后多次对莲花山地区的非法锰矿开采点实施打击,但盗采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往往是执法部门刚刚取缔,盗矿活动不久又死灰复燃。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大都利用夜间实施盗采,甚至还有专人值岗放哨。
3
沿江“农家乐”
无序开发
近年来,高品位的休闲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已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新时尚,慕名前往莲花山地区观光游憩的游人数量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外来人口迁入莲花山地区进行小规模旅游开发,各项餐饮服务活动明显上升,少量当地居民也开始经营以“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项目。
但这些自发形成的旅游开发服务项目,很多在规模、档次等方面难以符合旅游发展需求,并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记者日前深入莲花山地区实地走访,发现乱搭乱盖现象十分常见。从三门江到油榨屯一带,沿路冒出很多各种规模的休闲山庄,不少村庄都开设有规模不等的“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且基本上都没有办理任何证照。
由于风格、形象没有统一规划,整体布局混乱,建设水平不高,缺乏特色,并且缺少必要的环保和排水设施。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庄、度假村,对区域整体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莲花山地区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一的20个多个村屯,包括柳东、环江两个村委的全部自然屯,和静兰、牛车坪、河东三个村委的部分自然屯。这些自然屯最大的有130多户,最小的仅有8户。据了解,该区域一些地方乱搭乱建、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历史问题,多年拖而未决。
4
乱埋乱葬
影响观瞻
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莲花山地区的部分山体仍存在乱埋乱葬的现象。
位于牛车坪村附近的大牛岭,柳州市气象局于2006年在山顶建成了多普勒雷达系统,圆形白色雷达罩甚为抢眼,市民远远就能看到。但只要稍微靠近,很多人就会发现大牛岭植被茂盛的山体上布满了坟头。这样的非公墓乱葬现象,在莲花山地区还有多处。
近年来,柳州市在城乡结合部地带的多处地点,对乱埋乱葬行为进行清理。保护发展规划实施后,莲花山地区内的这类现象将大为改变。
5
人大立案
保护“绿肺”
“莲花山地区是不可多得的城市中心绿地,保护好这块城市中心的休闲宝地,对柳州市今后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卓新在视察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发展情况后曾如此说。
近年来,柳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莲花山地区的规划建设日益重视。在今年初召开的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何华等13位代表和黄永强等11位代表,分别提出了《关于加强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的议案》,集中反映了当前莲花山地区违法占地建设、沿江私建“农家乐”、盗采矿产资源等现象,还指出乱埋乱葬、乱砍乱伐等问题,要求市政府加快完善该地区的规划,并进一步加强保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规范该地区用地和建设行为,遏制上述现象继续发生。
常委会经审议,决定对这两份人大代表议案合二为一,立案办理,以保护龙城这片天然“绿肺”。6月26日下午,柳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柳州市政府《关于加强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议案的实施方案》。
6
规划定位
郊野型风景区
刚审议通过的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议案的实施方案,将莲花山地区的功能定位初定为:依托莲花山和柳江,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和滨水景观为特色,立足于为城市市民和周边地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体职能的郊野型风景旅游区。
发展规划根据用地条件及所规划分区的性质、功能与内容,将莲花山地区总体布局分为十一个区,分别为:三门江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服务区、度假水城、森林体育公园、湿地公园、儿童森林公园、田园观光体验区、农业观光园、森林游览区、森林滨江风光带和水上乐园。
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分近期(2009-2012年)、远期(2012-2020年)两个阶段制定发展目标。
7
遗留问题
重点突破
为了保护好柳州市这块“绿肺”,按照莲花山地区规划保护实施方案,柳州市政府针对该区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将稳步推进,重点突破,逐一解决。
由于莲花山地区的乱搭乱建、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等历史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柳州市“一心两城、完善旧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政府计划近期加大对违法占地的处理力度,迅速妥善处理历史遗留案件。
基于整个地区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现有状况,规划部门建议采取适度的迁村并点策略,本着“依托旧村,就近迁并;平稳有序,合理集聚”的原则逐步实施。
例如牛车坪村,规划保留和改造全部4个现状村点,拆除危旧房,进行村庄整治,以住宅立面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为主。规划新村屯两处,按照多层住宅和低层住宅两种方式进行安置。通过迁村并点制止乱搭乱建、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现象。
与此同时,莲花山地区近期工作的重点,还包括加强防控违法盗采矿产资源现象,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
莲花山西南部靠近市区的山头,分布着大大小小众多的采石场,楼梯山等几座山峰被劈断削平,许多小山已经从地图上消失,地貌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莲花山地区正在开采和已经关闭的采石场共有7座,已关闭的粘土砖厂4座,区域内目前没有发放其他采矿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区域内开采锰矿,从事破坏资源环境的采、洗矿等活动。为加强保护柳州的绿色心脏,有关部门表示,将加强矿区动态巡查,一旦发现非法采矿行为,立即采取联合执法行动予以取缔。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柳州市决定从今年开始,用2-3年时间,对莲花山地区现有和已关闭的矿山实施整治。今年将关闭老虎山、楼梯山采石场,转入绿化阶段。太子山采石场、柳东采石场、银花山采石场,今年也全面开始治理绿化。展南采石场按照整治方案,将炸平小山头,后年开始实施绿化。
相信治理消除“三乱”旧貌后,这块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肺”吐故纳新,龙城市民怡情养性将备受滋养。 (李旭东 王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