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中,奋战三年,大打一场城市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战、攻坚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北流市委书记丘德奎在北流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时说的一番话。
玉林广播网7月4日讯(通讯员罗玖坤) 今年3月,北流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北流市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需要,适时地提出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大打一场城市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大会战,致力于把北流打造成广西县级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
为确保上述目标顺利实现,北流市将从扩大绿量、打造精品和规范管理等三个方面入手,三管齐下,争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早日成功。
依路植绿、傍河建林扩绿量。
创建园林城市,打造绿岛工程,重点在绿化,难点也在绿化。北流市目前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三项指标分别为37%、34.41%、8平方米,这些指标均高于玉林市和全区的平均水平,但距离考核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增绿、植绿、补绿的任务相当繁重。针对北流区域范围小、人口密度大、居住分散的特点,北流将促成绿色带向工业区集中,向居民区辐射,向景点拓展;采取依路植绿、傍河建林、租地栽绿、拓荒种绿、路港建绿等有效形式,对主要道路绿化做到一点一品,一街一景,各具特色;对城市重要出入口绿化工程进行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坚持一口一景,一口一色,扮靓北流的门户;加大对勾漏洞、铜石岭等风景名胜区绿化力度,着力提升文化品位和绿化档次;加快鬼门关、伟人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加旅游休闲场所;突出抓好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鑫山工业区、皮具加工集中区绿化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园区绿化,把工业园区建设成花园式的园区。同时,树立“多栽树、栽大树,多植树、少种草”的思想,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绿化建设,扩大绿化总量,打造绿色景观,使北流绿树成荫、处处成景,月月见绿、四季常青,形成“房在林中、人在绿中”“人在林中走、车在绿中行”的城市生态格局。
显山露水、透绿现蓝造精品。
城市的绿化设施,既是为了满足市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也是整个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北流市城市绿化从规划设计开始,就精心制定能够体现北流特色、富有文化品位的规划设计方案。重点搞好大成殿、景苏楼、登龙桥、中共广西省特委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历史文物的保护修缮,维修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民居。同时加快城西公园、花果山公园、荔枝公园的升级改造步伐,完善以开放性公园、街头游园、河道公园为主体的游园体系,着力构建“一片多园、珠落玉盘”的园林景观。引入“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理念,对城市景观轴、交通轴、重要结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城市新的亮点。施工过程中把握细节,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抓起,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抓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努力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有艺术,力求建一个工程、成一个亮点、留一片赞叹。在全力打造城市新亮点的同时,该市高度重视老城区改造和“城中村”的整治,借绿化、美化之手,达到改造、提升的目的,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一个个城中村变为“城中园”,使老城区的市容市貌得到显著改观,使北流真正成为以绿见长、生态宜居的绿岛花城、生态之都。
长效机制、科学养护重管理。
实践表明,创建工作不能靠突击,不能靠一阵风,否则很多问题就会积重难返。北流市将坚持把长效管理贯穿于“创园”工作的始终。对大型公共绿地、道路绿化要通过公开招投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由城区、街办、物业管理公司和单位搞好管理。抓好绿化养护队伍建设,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真正培养出一批我们自己的专业化园艺管理队伍,全面提高园林绿化养管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对侵占绿地、砍伐树木、践踏草坪、乱倾乱倒等行为,要严厉打击,坚决查处,真正形成人人关心绿化、爱护绿化、参与绿化的良好风尚,让老百姓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看到城市不断在变化,激发他们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罗玖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