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镇奏响新农村建设新乐章
走进马岭镇龙坪村委第八屯,只见一条条通村水泥路隐现于绿树果林中,一户户农家小楼幽静雅致,处处展现和谐宜居新农村景象;各类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民主逐步推行,深入人心……这是该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大胆探索,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分类分层、整体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出一条富有当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奏响了一曲曲新农村建设的新乐章。
前奏曲:科学引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马岭镇党委政府把好切入点和找准着力点,搞好创建示范,不断探索创新,着力走活“三步棋”:第一步棋是“整体规划”,根据各村的特点和优势、基础和实力,对全镇各个村进行分类分级定位,规划了 “样板村”和初级、中级、高级3个档次的“起点村”。通过整体规划,使每一个村委都明确各自发展的起点、目标和方向,找准各自的发展优势和特色,积极引导各村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实际,搞好分类创建。第二步棋是“分类指导”,对新农村建设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全面推进。落实党政领导、干部、指导员驻村挂点指导,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把农民自己的事情办好,确保每个村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第三步棋“抓好试点”,选择有条件的村进行率先突破,全镇13个村委(社区)结合各自实际,确定了1个自然村屯作为本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党委政府重点抓好龙山屯和第八屯2个县级试点村的建设。目前,该镇已经创建了一批不同模式、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屯,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进行曲:实力助推
建设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撑。为此,马岭镇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突出抓好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该镇立足蔗、木薯、桑蚕、茉莉花等农产品资源,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带动、股份合作、启动民资等多种方式,引企引资进村,先后建成了鸿达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嘉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横县桔扬茶业有限公司、南新大米厂等 “农”字号加工企业4家,形成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成长性、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随着大批项目的引进及开工以及企业的增多,在家门口进厂上班已成为马岭农民的新时尚。据不完全统计,该镇企业就地直接吸纳的农民劳动力超过1500人,相关产业链也带动大批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许多“泥腿子”实现了洗脚上田领薪水的梦想。该镇还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重点扩大糖蔗、蘑菇、桑蚕等生产规模,加快建立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档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交响曲:民生为本
新农村建设,着眼于改善民生。一直以来,马岭镇因地制宜,紧抓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并将切入点定在村庄整治和规划上,创造性地提出突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三大建设”,狠抓水电路园、厨厕院圈等“八项内容”,围绕项目、资金、人力“三捆绑”工作机制,做到小康农宅建设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开发“四结合”。通过举办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种养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该镇相继建立了种桑养蚕、超级稻、甘蔗、玉兰花、甜玉米、蔬菜、水果、禽畜养殖等15个现代农业示范点。一项项措施的推动,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达到了改善民生的目的。
协奏曲:全面推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第八屯和龙山屯两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点的带动下,石峰屯、兴盛屯等村屯也不甘落后。今年以来,这些村的村民们纷纷行动,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其中石峰屯筹集资金70多万元,兴盛屯筹集资金50多万元投入建成村屯路硬化建设和排水沟建设各3000多米,完成年度建设任务70%以上。木公屯有80户351人,村民们不等不靠,通过集资捐款共50多万元,踊跃投工出料搞好了进村硬化水泥路建设和文体活动中心、灯光球场,净化、绿化、美化村中的小广场和各个农家小院,建成游泳池一个和完成卫生“一池三改”改造项目。村民们自发整治村庄环境,装饰农家小院,改水改厕改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镇还积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举办法制教育进农家宣讲课3次,受教育群众1000多人,增强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社会风气。
今年上半年,马岭镇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完成村屯硬化路建设18公里,人饮工程(水塔)2个,文体活动场所2个,沼气池120个,全镇80%以上的村屯道路实现了硬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如今的马岭,农民生活正奏响新的乐章。 (黄 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