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春节前南宁完成5个历史文化景观修复建设


2006/2/6 9:07:08
【字体:  】【颜色: 绿 】 
  2006年春节前,在南宁市历史景观“双孖井”原址对面,一架起重机将一组街头铜雕缓缓放下。至此,南宁市2005年“修复、建设5个历史、文化景观项目”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为南宁的新春佳节又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气息。

  记者从南宁市文化局了解到,这5个项目分别是修复“邕江防洪古堤、古城墙(清代)”,“昆仑关战役遗址”和“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以及建设“双孖井”街景和邓颖超同志的纪念石刻。

  南宁市对这维修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论证,仅市文化局召开的各种论证会、协调会、现场会就达60余次,确保了5个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相传双孖井为宋代狄青讨伐侬智高时开掘,北方将士饮用此井水之后,水土不服的症状大为减轻。上世纪80年代初,因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双井被填平,现在井已不见,只留下一个地名以及人们对井的思念之情。

  1月25日,南宁市在此树立了一组以宋代生活场景为创作背景的铜雕。铜雕由广西著名美术家石向东教授设计,由男女老幼一组人物构成,再现了当年人们在井边打水、喝水、洗衣、洗澡的市井生活场面,为南宁新春的街头增添了浓浓的乡情。

  去年12月28日,邕江古城墙维修工作完成。修复后的古城墙墙体高约12米,从邕江一桥南桥头一直往东延伸,总长约112米,式样参照清代城墙形式,城上、城下都用青砖铺地,原来残缺的台阶也用青砖补平,原有树木保留不动,整段城墙保持了古朴的风貌。

  去年12月30日,一块镌刻着“志洁行芳”的石刻在南宁市民族大道西端的三角绿地揭幕。

  1904年,“邕江女儿”邓颖超正出生于此。这块由周恩来的侄子周尔均将军亲笔题写的石刻,体现了南宁人民对邓颖超的怀念。

  在车水马龙的朝阳路,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这就是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去年8月中旬,修复工作全面展开。

  现在这座小楼已尽量恢复得“原汁原味”,并将被辟为专题博物馆。去年年底,对昆仑关战役遗址的抢救性修复工作如期完成,纪念塔—碑亭—北牌坊之间的羊肠小道变成了便于行走的步行道,遗址内的杂草也被杜鹃、松柏、冬青等植物取代。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