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临桂新区,拓展发展空间,减轻漓江压力”的活动主题,把新区建设当作一个落户在临桂的最大“项目”来抓,牢固树立支持“项目”建设就是支持临桂自身经济发展、服务新区建设就是“科学保护漓江”最大实践的意识,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有效地推动了临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攻坚征地拆迁营造发展空间
为推进“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决策实施,切实减轻保护漓江的压力,临桂县深入发动,全民动员,举全县之力服务临桂新区建设。为了破解新区征地拆迁难题,临桂县从乡镇和部门抽调330名骨干力量,发扬“5+2”、“白+黑”的艰苦创业精神,深入村屯,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完善补偿安置方案,加强征地补偿费用监管,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妥善安置、亲情服务、文明动迁、依法征地,半年征下土地6200多亩,保证了机场路扩建、万福路延长线等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创业大厦、山水大道等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开工,为全年完成1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县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县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环境,持续改善民生,是该县县委、县政府一直关注的工作重点。该县县城的两条主干道人民大道、榕山路上,每天都有10多台机械开足马力,不分昼夜加紧施工。县建设局局长李章娥对笔者说:“我们建设局在电视上已经做出了公开承诺,这两条路的建设一定在今年内完成。我们之所以确定这个期限,主要是与机场路的建设相匹配,与临桂新区的建设相配套。临桂县城的建设绝对不能拖新区的后腿。”为了使县城建设能与新区建设相媲美、齐步走,临桂县邀请国内一流的城市规划设计院,按照一街一特色、一路一风格、一栋一精品、一片一景观的要求,对老城区改造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并按照规划全面推进旧城改造。今年上半年,已筹措资金2亿多元,全面启动了世纪大道、人民路、榕山路、金山路、大圆盘等“四路一盘”的改造提升项目和滨江路、环湖路建设工程。同时,在金水路口、榕山路口、政府路口和县医院对面等重要节点规划设计了数十栋高层建筑。目前,金水湾酒店、鑫源大厦等高楼已竣工,海派大厦、供销社综合大楼等百米高楼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承接产业转移推进项目建设
为了减轻桂林市区工业发展压力,该县规划建设了秧塘工业园,主要用以承接市区“退二进三”企业入驻。该园占地15000亩,目前已投入7亿多元,修建了高规格的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园区“三纵七横”10条共20公里的道路建设,铺设了50公里的排水、供水、排污管网,亮化和绿化已经到位。原在市区的天和药业、三金、电线电缆、桂林腐乳等一大批知名规模企业已成功迁移至园区,有效缓解了保护漓江的压力。同时,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该县将全县100个重点项目分解到每个县领导头上,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服务班子”挂点联系责任制,并在报纸、电视上予以公示,明确项目内容、工作安排及完成时限,使每个项目有明确的专人落实,每个目标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县委书记叶兆泉说:“把项目联系制度在媒体上进行公布,不仅使企业在办事时知道找谁,更主要的是增强我们的责任感,让每个领导在群众的监督下不敢懈怠,从而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于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和协调服务力度,贵广铁路、湘桂铁路、机场路扩建、福达锻造中心技改及奥林匹克花园等大规模投资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加上临桂新区的全面建设带动和县乡道路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10件“为民实事”项目的全面启动,临桂各项经济指标呈高速增长势头,今年1—7月,该县完成GDP42.75亿元,同比增长10.4%;组织财政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22.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49亿元,同比增长263.56%。 ( 以宏男 唐宁远 陈军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