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通过由广西区内规划设计及口岸建设方面的工作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崇左市位于广西西南部,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结合部。辖区总面积17345平方公里,总人口226.5万人,辖区内有4个县(市)与越南3省10县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占广西陆地边境线的52%。境内有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点13个。 崇左市各口岸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经营已形成相对分工各具特色的口岸,凭祥铁路、友谊关口岸主要以进出口农副产品、五金机电为主的综合性口岸,年贸易进出口额达50亿元左右;龙州水口口岸、大新硕龙口岸主要以矿产进口为主,年进口达30万吨左右;宁明爱店口岸主要以中草药进出口为主,年进出口额达2亿元左右。
2003年崇左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6185万美元,其中出口达22009万美元,同比增长达93%。出口量排在全区第一位,出口增幅排全区前列。崇左市对东盟的贸易主要以对越贸易实现,占广西对越出口的5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给崇左市口岸经济大发展带来了良机。而崇左市现有的口岸经济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整合7个口岸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临东盟的桥头堡区位优势,促使边境各口岸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协调、健康发展,市政府根据自治区领导及自治区发改委、口岸办等部门要求,委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制了《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以指导崇左市辖区7个口岸的规划建设。
经过积极而热烈的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崇左市政府组织编制的《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
1、总体规划宏观、科学、切合实际。《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崇左市7个口岸为整体,注意近期与中期、远期的衔接,使口岸体系完善,功能明确,分工协作,配套齐全,规模合理,管理高效,更好地树立了祖国南大门形象。《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与崇左市城市发展要求吻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各口岸的主要功能分工为:
友谊关口岸:近期是以旅游、综合商品进出、商贸为主的综合性的一类口岸;中期是以综合进出口、旅游、商贸并重的一类口岸;远期将发展成为以旅游和国际贸易为主的口岸。
凭祥铁路口岸:近期以综合物资进出口为主,中期将发展成为以大宗原物料的进出口的物流型的一类口岸,远期凭祥铁路口岸将与友谊关口岸一起,成为中国通往东盟最大的陆路口岸,是以大宗原物料的进出口的物流型的口岸。
平而口岸:近期继续扩大边民互市贸易量,中期在边民互市的基础上发展边境小额贸易,远期则发展成为农副土特产进出口、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并集旅游为一体的二类口岸。
水口口岸:近期是以矿产品进口及边境贸易为主的一类口岸,中期将成为矿产进口、加工、边境商贸为主的一类口岸;远期发展成为集矿产品进出口、加工、商贸于一体,并具有旅游职能的一类口岸。
科甲口岸:近期以边民互市贸易为主,中期发展成以矿产品进口和边境小额贸易为主的二类口岸,远期规划为以农产品、矿产品进出口和边境小额贸易为主的二类口岸。
硕龙口岸:近期是以旅游和矿产、土特产进口并重的二类口岸,中期构筑以旅游、矿产为主的二类口岸,远期可成为以旅游为主,兼具贸易职能的一类口岸。
爱店口岸:近期是以中草药贸易为主,中期将以中草药贸易为主,逐步发展中草药加工,远 期则建成为中草药出口加工、贸易的二类口岸,并成为中国对东南亚最大的中草药出口基地。
2、规划以项目为依托,符合崇左市口岸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依据崇左市7个口岸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建设项目有对外交通道路、联检楼、货场、停车场、给排水设施、电力电信设施等,近期、中期总投资131825万元,其中近期总投资40072万元;中期总投资91753万元。这些既考虑各口岸的区位优势,又注重与各口岸地域经济、文化的结合,体现了科学规划、适度建设兼顾的原则。
3、政府工作措施积极有效,为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崇左市委、市政府在工作中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体制创新和改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以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制订促进口岸建设发展的政策,努力完善口岸社会服务体系,为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高效能发挥提供保障。同时,也将为老、少、边、山、穷地区脱贫致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
评委们一致认为,《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不仅科学、合理,切合崇左市的实际情况,而且具有超前性。对整合崇左市口岸资源优势,扩大对外贸易,发挥集聚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操作性强。相信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崇左市的口岸建设和口岸经济将得到长足发展,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桂西南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出现在世人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