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公馆也在变……
公馆文化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从古典到现代,从院落到高层,但唯一不变的是公馆主人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
何谓公馆?
大公,乃大人物之意。公馆旧指城中官员及富人居住之所,实际上就是指大人物住的房子。如今,公馆泛指名流居住之地,是上层人士向往之所。但并非所有的高端建筑都能称作公馆,所谓公馆除了社区本身居住者的尊崇身份以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必不可少。
公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公馆是典型的西风东渐的产物,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一些国家在中国租借地上建起了众多花园洋房和庄园别墅式的住宅,人们称这些住宅为“公馆”。
公馆的发展早期,以天津与上海最为兴盛,这两个城市较早开放口岸,外国租借地也较多。随着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京后,大批公馆建筑在南京开建,而与此同时青岛、成都、天津等地也开始出现。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天津、成都这些城市处在一个新旧剧烈更替的时刻,变和不变相互交错。新派思想、传教士、崇美尚欧的一些上层人物让西风渐进,让这些城市成为当时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云集之地。于是,高官政要、名商富绅纷纷圈地安居,在这个时代把公馆文化演绎到了极致。
公馆文化构筑尚层生活
公馆文化是人和建筑的交互,从最开始的外籍来华人士,到后来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等,都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种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建筑文化的演变。
过去,公馆一直是诸侯王公私第豪宅的专有称号,尊贵生活的符号象征;如今,公馆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精英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更成为了当今城市生活的最高居住形式,社会精英名流的首选居所。各城市具有文化底蕴的楼盘纷纷以公馆为名,诠释一种尚层生活方式。而这种尚层的居住方式,并不仅仅体现在“上层”的生活,而更是突出了“尚”所散发出的文化底蕴。
公馆在形式的体现上,一是注重社交性,从公馆社区的规划到户型,再到整个大的区域环境,无一不在体现着现代公馆商务、文化交际的要素;二是注重“家”的氛围,如精心打造社区绿化及园林以及各项配套休闲设施,散发出绿荫掩盖下的名门大宅风范;三是注重体现居者的尊贵身份,配套贴心的物业管理、全面的安保服务。
公馆文化在玉林
房地产的持续升温,使得建筑开始走向追求内涵品质的趋势,公馆文化也在历史的演变中沉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年轮划过,淘去曾经的公馆生活那虚浮的外壳,留下精髓的内在。成功人士与追求成功的进取人士,用地段界定自己的圈子,用房子肯定属于自己的成就,用荣誉传承家族的辉煌。公馆的文化,也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传递下去。
在玉林这个具有“岭南都会”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尊贵的公馆文化沉寂多年之后,重新有了一席之地。位于江南新区,会展商务圈核心地段的弘景·国际公馆的亮相,公馆文化即将走进玉林人的生活。 康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