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卫设施建设


2009/8/31 10:55:37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个关于城市、环境、管理三要素的综合命题,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物质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方面可持续发展所做的政策和措施的综合实施,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卫基础设施,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环卫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环境卫生定义是:关于人类发展和生态系统卫生的整体研究。这一定义表明要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必须同时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而目前,环境卫生被狭义地定义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这是对环境卫生定义的最基本理解和最低要求。环卫设施建设体现了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环境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正因为环卫设施数量众多,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环卫设施建设自然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卫设施的类型很多,按照工作环节可分为:收集设施,如:垃圾箱、垃圾楼、公共厕所、其他收集设施;运输设施,如:清运车队、转运站;处理设施,如:垃圾堆肥、焚烧、填埋、综合处理厂、粪便处理厂、餐厨处理厂、渣土处置厂等等。众多的环卫设施并非孤立运行,而是有着横向和纵向的紧密关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环境卫生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在我国,由于环卫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太多,环卫设施建设长期积累的问题迎面而来,主要有环卫设施规划滞后、设施建设用地紧张、设施建设进度难控、工艺比例不尽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宏观方面,设施新建的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速,给环境卫生的持续改善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在建的一些环卫设施项目在资源、能源、环境等几个方面的综合效益还有待提高。这表明:我国环卫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设施建设应保证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环卫设施建设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量力而行,这样才能保证环卫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盲目追求超标准建设,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在目前环卫基础设施还需要大力发展的阶段,政府的行业监管十分重要和必要。 

  环卫设施建设不是自由的市场行为,需要利用管理手段加以引导和规范,因此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不仅要对建成的设施进行运行监管,还要将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最前端,引导和规范环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利用监管手段,可以充分掌握规划项目的落实情况、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建成项目的运行情况等全面信息,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环卫设施的运行工艺是保证其符合无害化标准的关键,也是目前日常监督考核的重点,但由于受项目建设当时的技术经济水平制约,每类设施的工艺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完善工艺技术、工艺设备、工艺管理所构成的工艺完整性,以便为新建环卫设施的工艺路线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但一些地方环卫设施不仅未能满足废弃物处理量的需求,设施本身的功能结构和布局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该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环卫设施工艺结构优化和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于政府全额投资的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应加强建设资金跟踪审计,防止环卫设施建设增大附加成本。 

  科学决策保障环卫设施顺利运行 

  随着“十一五”环卫专业规划的实施,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会加速前进,怎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环卫设施建设工作,既满足现实需要,又能持续发展;保持设备运行高效低耗,确保设施建设结构、布局合理,这都要求我们科学决策。 

  城市管理者树立目标决策,制定全面的城乡环境卫生发展目标,明确相应的环卫设施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确保环境卫生的发展方向符合客观规律,从发展目标上保障环卫设施的建设的全面性。 

  必须重视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不能等到设施建设运行之后再去了解它的功能、监督检查它的工艺运行管理成败,而是应把这些工作放在项目规划立项之初。 

  在城市布局规划上,必须留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确保垃圾转运站、环卫车辆停放场及维修保养场、生活废物处理等用地的需要。在具体的工程规划中,一定要列入环卫工程的内容,把城市生活废物从其产生、收集、清运、贮存、处理、处置等一系列过程管理起来,建立相应的工程设施,并且这一规划应与其他工程规划相结合。 

  环卫设施建设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诸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需要建立协调机制,保证各负其责,串接管理程序,闭合管理体系,从管理机制上保障环卫设施建设的协调性。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当前,很多城市在环卫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导致目前环卫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环卫设施的建设,但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调查研究,避免重复、低效的设施建设。 

  同时,各地政府要探索制定产业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保障环卫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运行的稳定性和最大适用性。陈全/文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