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清晨,沿着国槐掩映的街道绕民勤城一周,跃入眼帘的是一幅秀美和谐的小城图画,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错,一座座商场楼宇鳞次栉比,一盏盏高秆路灯美观优雅,一行行风景树木葱郁挺拔……徜徉在大街小巷,油然而生得感慨就是民勤县城变绿了,变美了。
素有“瀚海明珠”之称的甘肃省民勤县,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经济基础也比较薄弱,然而,他却在6年内展露出秀丽新姿,“这都是建设局的功劳啊”,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如是说。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建设是该市建设局一贯坚持的核心目标。自2003年开始,他们通过多渠道筹资,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使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6年,民勤县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为了建设一个沙漠绿洲生态型城市,克服重重困难,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使其成为城乡居民文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结束了民勤县作为陇上“文化之乡”没有文化广场的历史。2007年,该县又先后投资1.43亿元,实施了以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目的的景观工程,以完善县城道路框架、改善县城交通环境为重点的道路工程,以实施大绿化和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工程。与此同时,该县又栽植风景树2万多株,开辟小游园一处。通过技术改造,该县使城区日供水能力、日排水能力明显增强,联片供热率不断提高。据统计,2007年,该县总计投入2亿多元,新建市政建设项目49项,进行了市政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着重对城市进行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给排水和供热能力及小城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勤县始终坚持建管并举的方针,把城市管理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近年来,由该县城建部门和爱卫办牵头,组织公安、工商、卫生、环保、城管监察大队和环卫队等部门、单位,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明确“三包”区域,落实“三包”责任,完善环卫交通设施,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加大该县城清扫保洁和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切实治理城区“脏、乱、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市级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了武威市的验收,2006年省级卫生城市初步通过甘肃省的验收。
通过全体城建人的不懈努力,截至2007年底,该县城共建成道路37公里、58.8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51平方米。硬化道路15.5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为26.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1.5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6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20.13%。架设路灯579盏,亮灯率达到96%以上。建成水冲式公厕21座。城区建成各种楼房293幢,人均居住面积22.77平方米。泉山、东湖、西渠、东坝、昌宁、红沙岗6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和大坝,薛百、大滩、三雷等4个乡镇相继完成了小城镇和集镇总体规划编制,该县小城镇市政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服务聚集功能逐步完善,集贸市场渐趋繁荣,镇容镇貌得到较大改观。
6年来,民勤县共先后投入资金达6亿多元,使市政基础设施明显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县城日均供水能力由3480吨提高到6000吨,城区排水普及率由30%提高到85%。开通拓建道路21.72万平方米,完成道路铺油9.8万平方米,柏油罩面6.7万平方米,整修20.5万平方米。城区道路硬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城区栽植各类风景树木7.98万株,单位、居民院内和公共地段开辟绿地3.86万平方米,建成了东关住宅小区和镇国塔区2块休闲景区。新架双臂道路灯382盏、礼花灯10盏、高秆灯3座,新建灯箱式彩虹门15座,灯箱式广告牌128块,对临街100余幢多层建筑物进行了外墙装饰工程改造。新建水冲式公厕14座,改造露天居民生活垃圾点58处,安装地埋式垃圾箱14个、地坑式果皮箱120个,露天果皮筒120个。同时,搬迁建设了畜禽屠宰交易市场和木材加工销售市场,建成了占地17亩的东关停车场。
按规划,今后两年民勤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概算投资1亿5千万元,实施以一期排水主管网改造、东关住宅小区29MW热源增容、市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城区居民用水、用热分户改造和潭龙五中小区排水续建工程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县城西大街过街天桥、城区绿化、滨渠小游园北段道路建设等工程为重点的景观建设工程等等。届时,一个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家园将会出现在市民的面前。 郭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