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河北省乐亭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渤海新秀 宜人乐亭


2009/9/9 10:15:54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乐亭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环渤海中心区域,内承京唐港,毗邻曹妃甸,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海岸线124.9公里,是河北第一沿海大县,人口49.7万,辖14个镇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533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县城建成区面积11.35平方公里,人口10.58万。 

  近年来,在河北省、唐山市正确领导下,乐亭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海洋兴县、文化立县”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卫生县城”、“河北省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2007年,乐亭县提出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的奋斗目标,并进一步完善了绿地系统规划,全面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总面积已达500.5公顷,园林绿地总面积457.5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11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1%,绿地率达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 

  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加快建设国家园林县城 

  2005年,乐亭县获得河北省园林县城称号。2007年,乐亭县委在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把乐亭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文化高雅、适宜人居、充满活力”的现代滨海城市,2009年建成国家园林县城的奋斗目标。按照园林县城建设标准,乐亭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拓展城区绿量,不断提升绿化质量和品位,全面打响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攻坚战役。 

  1.统一思想,形成创建共识。为提高全县人民对建设国家园林县城的认识水平,乐亭县委、县政府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召开园林县城建设动员会议,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责任感、树立紧迫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把县城绿化建设、管理提高到新水平。全县上下达成了“创建园林县城、打造绿色家园、实现科学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共识。 

  2.健全组织,落实保障措施。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和一名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的建设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创园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部下设园林县城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的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导检查、项目实施等工作。同时,为加强园林绿化行政管理,提高全县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乐亭县园林绿化管理局。二是细化建设方案。先后下发了乐亭县《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实施方案》、《关于国家园林县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使整个工作部署科学、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县委、县政府督察室及园林县城办公室及时跟踪并督导工作进展,定期编发《园林城建设动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周都专门召开调度会议和现场办公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广泛宣传,营造建设氛围。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建设园林县城宣传活动,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传建设国家园林县城的理念。公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城区绿线管制规划》,使广大群众完全融入到创园活动之中。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努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乐亭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形成了“绿廊交错、组团隔离、公园棋布、翠带相依”的绿地景观格局,实现了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的融合统一。1.高标准规划,提高建设水平。乐亭县政府专门聘请南京林业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对乐亭的园林绿化进行规划设计,先后完成了第三轮《乐亭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乐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乐亭城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区绿线管制规划》等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达到95%以上,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2.高标准建设,突出地域特色。发挥依港临海的优势,充分利用特有的自然风貌、滨海特色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等资源,构筑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绿地框架,确立“一环、一带、一路、六园、五节点”的绿地系统。 

  3.高标准管理,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制定规章制度。出台了《乐亭县绿化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了园林绿化无缝隙、全覆盖、精细化管理。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措施。落实职能部门管护责任和实施大户承包机制,把纯公益性绿地管护责任分解到机关、社区、企业、门店乃至党员干部、居民,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三是严格实行绿化审批制度。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严格把关,坚决落实绿地率一票否决制度,对项目建设绿化率执行情况跟踪管理,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不能按期、按标准足额完成绿化任务的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予以验收。 

    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乐亭县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拓宽筹资渠道,近3年多来,城市建设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其中园林绿化建设投入2.2亿元。 

  1.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从2005年开始,乐亭县实施了一年一度的城市绿化工程,共建设生态景观林205公顷、城市绿化精品工程32项、街头绿化小品工程54项、道路绿化改造工程33项,新增城市绿地286公顷,是前10年城市绿化总量之和。目前,全县已拥有各类公园、游园11座(其中3公顷以上的公园3座),大型公共绿地19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各项园林绿化指标逐年增长。坚持贯彻“五节”方针。本着“节地、节水、节能、节材、节财”的节约型建设方针,坚持在经济、实用、生态的基础上,兼顾美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少种草、多种树,推广种植国槐、柳树等耐旱、耐寒的乡土树种,实行立体化种植模式,乔灌木合理搭配,搭配雪松、油松等常绿树种。在新建的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中,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了国槐等一些本地化树种,尽量减少大面积草坪和植物色块,达到了节水、节财的效果。 

  乐亭县以建设节约型园林县城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园林绿化建设: 

  一是精心打造生态园林。在县城的东北部建设占地135.5公顷的园林局苗圃(长远规划为古滦河湿地公园),在县城西部建设占地69.6公顷的西生态园林,在城区内建设11.4公顷的文园和占地3.3公顷的乐安广场,栽植栾树、毛白杨、火炬树、白蜡、法桐等乔灌木70万余株,在城区各主要道路交叉口,建设5个绿化节点,占地34.4公顷,形成以路网为脉络的高品位、高档次城市园林绿化景区。为给市民提供健身的场所,乐亭县独具匠心,建立了占地1公顷的理疗园,分为健身区、园路休闲区、药用植物区、种植劳动区4部分。 

  二是精雕细刻长河景观带。长河贯穿整个乐亭县城,全长5.6公里。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计划,乐亭县启动了规模浩大的长河整治工程,将建设沿河绿化带和幽园、文园、锦园、乐园、翔园5座主题公园。建成后,将营造出水在绿中、绿水相映的沿岸绿色风光,通透开阔的城市绿化空间,全面构成“水清、岸绿、花香、鸟语”的亮丽风景线。 

  三是不断美化城市道路。充分发挥新建道路预留绿地多、绿化基础条件好等有利条件,高起点、高标准地实行道路绿化。根据乐亭地理气候条件和地方特色,沿路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小游园、街头小绿地、三角绿地和道路隔离带,丰富了道路绿化的层次和色彩;实施一路一景工程,形成了以国槐、银杏、法桐为主的行道树种体系和一批景观特色街道,深入推进全民绿化。 

  四是重视城区各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全市共有园林式单位38家、园林式小区14家,分别占总数的70.4%和70%。新建住宅小区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 

  花,休闲游憩设施配套,100%达到园林式居住区标准。五是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广泛开展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活动。城区主干道沿街90%以上单位实施拆墙透绿。普遍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平均每年的义务植树尽责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5%、95.8%、96.4%。在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美化市容,并定期举办各类花展、盆景展。扎实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认领、认养公共绿地和树木活动,使广大群众的爱绿、护绿、建绿意识不断提高。 

  六是打造城市亮点,建成了一批绿化精品工程。李大钊纪念馆公园绿化占地5.3公顷,集中建有竹林、牡丹园、芍药园、丁香园、海棠园。青春广场占地7.7公顷,由音乐喷泉区、文化娱乐区、老年活动区、儿童乐园区、休闲活动区5部分组成。广场内雪松、金钱松等常绿植物与法桐、合欢等落叶乔木合理搭配,紫叶李、紫薇、月季等花灌木与冷季型草坪互相映衬,是具有较高水准的城市广场。从2008年起,还相继建成了乐融园、富兴园、乐泉园等一批城市景观绿地。 

  2.加快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公园化”的大环境绿化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到2008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21万公顷。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2006年为299天,2007年为322天,2008年为321天。自2006年以来,城市水功能区水质均好于Ⅲ类水质。正在实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工程投资9449.90万元,建成后日处理污水4万吨。大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投资1260万元新建了垃圾填埋场,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积极加强景观保护。乐亭文化源远流长,是乐亭大鼓、皮影、评剧冀东“文艺三枝花”的主要发祥地。乐亭县委、县政府重视历史和文化景观保护,先后发掘、收藏、保护了一大批文物、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李大钊故居),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处(潮音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6处。制定下发了《乐亭县古树名木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4.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积极落实住房保障制度,投资3465万元建设廉租住房330套,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从2003年起,新建住宅小区墙体采用页岩多孔烧结砖代替黏土实心砖,保温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板,给排水分别采用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节能环保材料,并全部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从2007年开始,启动范庄平改工程,目前已有6个村纳入县城农村改造规划。乐亭城区有液化气站5家、天然气企业1家;启动完善城市公交系统,城区有公交线路4条、投入运营的公交车24辆;在城区大力实施城市照明工程,城区共设置路灯7355盏,照明装置率达到100%;积极完善城区路网,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2万吨,用水普及率和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到100%;建设垃圾中转站38个、购买各种环卫车辆20辆,每万人拥有公厕4.06座;实施了集中供热工程,供热入网面积已达183万平方米。 

  如今,花语春韵、浓绿荫夏、流金秋爽、尽翠瑞冬成为乐亭城市景观的真实写照。通过全县上下的齐心努力,乐亭县国家园林县城建设必将达到更高的水平,以园林绿化建设为龙头的总体城市建设必将实现新的飞跃。陈燕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