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以来城市风貌改造的基础上,从2009年9月至12月,凭祥市将利用四个月时间,一鼓作气,全面推进,展开一场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缔造“凭祥式的效率”。
这一“凭祥效率”, 将使凭祥这座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面貌发生质的飞跃。
这一“凭祥效率”, 将拉动4个亿的投资和消费,促进凭祥经济的发展。
这一“凭祥效率”, 将使凭祥这座有着两千年文明积淀的历史名城,更添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这一“凭祥效率”, 将创造出一个更适宜人居的环境,成为让凭祥11万群众受益的民心工程。
吹响攻坚号角 冲刺更高目标
凭祥,中国最靠近东盟国家的国际化城市,是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最大、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自2007年7月开始,凭祥市开始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67亿元,从2007年至2010年,分四个阶段完成对全市风貌的基本改造,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市民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凭祥市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凭祥市面临着前所未有、多重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快速推进,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业务启动,南宁至河内国际旅客列车运营,中越两国直通车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凭祥、谅山两地将实现公务车、商务车、客车和货车直通,南宁至凭祥铁路扩能和高速铁路建设即将启动。凭祥这座国门城市成为广西、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
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富有鲜明特色是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8年7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到崇左市考察时明确指出,“要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凭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定位,明确了“推动边境地区科学发展,把凭祥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的发展方向。
根据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的指示精神和崇左市委强调突出边关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凭祥市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的思路,以超常规的思路、措施、力度、队伍狠抓城市建设,努力建设一座多种文化融合,有品位、有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
随着全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2009年9月全面启动,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先行一步的凭祥乘势而上,吹响了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的冲锋号。凭祥全市总动员, 在成功实施城市风貌改造一、二、三期工程的基础上,奋起冲刺, 用四个月时间全面推进景观大道改造、主街道沥青路面改造和人行道改造、高压电下地、城区风貌改造、街道亮化、街道文化建设、城乡结合部风貌改造、南友高速公路和凭祥联线沿线村庄风貌改造等项目建设, 全部完成城区风貌改造项目,范围涉及全市所有主要街道,使凭祥的城乡风貌发生质的飞跃。
展现国门形象 力促经济发展
“实施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是经凭祥市委、市政府广泛调查研究而决定的一项重大事项,是一项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民心工程。”对于攻坚战, 凭祥市委书记谭丕创将之概括为“四大工程”。
“凭祥作为南疆国门城市,不仅仅是凭祥人的凭祥,也不仅仅是崇左的凭祥、广西的凭祥,它是中国的凭祥。其形象、其城市风貌,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谭丕创多次向凭祥广大干部强调树立国门意识。
“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下,在凭祥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参与下,凭祥要用四个月时间,凝聚力量、鼓足干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调动一切力量,使凭祥的城乡风貌发生质的飞跃,缔造‘凭祥式的效率’。这对推动凭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带来无穷的力量。” 在城乡风貌攻坚战动员大会上,凭祥市委、市政府的动员和信心令广大干部深受鼓舞。
城乡风貌改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据了解,在四个月内,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要完成8000万元的投资。在城市建设中,政府牵头投资1元,可拉动社会投资5—6元。这意味着,凭祥城乡风貌改造中政府投入8000万元,将拉动社会投资达4亿元。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贸易、旅游和物流业在凭祥经济中占重要份额,这些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城市建设的支撑。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祥市正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越南游客购物的天堂、国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构筑“食、住、行、游、购、娱” 的旅游产业体系,需要城市功能配套的完善。通过城乡风貌改造,将拉动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极大地拉动消费。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凭祥市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城乡风貌改造在有效地拉动投资和消费中,将促进凭祥经济的发展。” 谭丕创认为。
实施民心工程 打造文化名城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文化建设在凭祥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中举足轻重。
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凭祥彰显城市个性,将东盟十国文化,与凭祥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边境文化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文化名城。
已完成的凭祥市风貌改造一、二、三期工程,围绕城区景区一体化、城建旅游一体化、文化旅游一体化、生态旅游一体化,在设计上更为突出凭祥市民族、历史、人文景观、现代气息等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的特色,兼顾东盟各成员国及法式建筑风格,力求表达出一种现代、庄重、典雅、生态、地域的改造特色。
在实施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中,凭祥设立了13个工作组,其中专设了一个街道文化建设组。“我们的目标是每条街道都要有文化主题,根据凭祥市的历史发展来确定。充分挖掘凭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合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通过城乡风貌改造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以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乡风貌改造,相得益彰。” 凭祥市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指挥部的同志告诉记者。
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还是一项民心工程。
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是凭祥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而实施的一项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城乡风貌改造,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凭祥11万各族人民。
绿化,凭祥做到应绿尽绿,见缝插绿,整个城区犹如一个秀丽的花园;亮化,打造出一个边关不夜城,凭祥夜景更加绚丽多彩;美化,使整个城市整洁、靓丽、有序……创造出一个更适宜人居的环境。
凭祥,向人们描绘了一幅“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边境特点、边境现代化的秀丽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 的宏伟蓝图,并将以“凭祥效率”创造新的历史。梁莉 黄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