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到来,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巩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营造和谐、畅通的市容、交通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一次市容、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
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副市长黄济贤。
实现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记者(以下简称记):黄副市长您好,是什么促使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进行整顿?
黄副市长(以下简称黄):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城乡清洁工程等一系列整治活动,目前我市市容和交通秩序总体情况都得到了改善,但占道经营、非法营运、交通违法等影响市容、扰乱秩序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与“干净整洁、安全畅通、秩序井然”的城市标准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到来,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和谐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质量,市政府决定:2009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市容、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大整治,实现城市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非法营运和占道经营得到有效遏制、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逐步优化的目标。
记:在此次大整治活动中,其中一项创建“城市文明示范街”对中山中路“限电”的措施,市民很关注,为什么只选择十字街至南门桥这一段实施?
黄:中山中路十字街路口至南门桥路口是我市主干道,也是市民休闲、游客集中的繁华城市中心。大量人流、车流集中造成中心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交通流量过饱和,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中外游客也对中山中路的“乱象”反映强烈。因此选择该段创建“城市文明示范街”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早上7点到凌晨1点)实行禁止电单车通行,是通过对全市城区道路交通流量的科学测算,采取的一种合理交通组织方式。其目的也是简化交通结构,均衡内环线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交通流量,最大限度方便使用各类交通工具出行的市民。
此次中山中路“限电”从2009年9月15日起实施,在实施中将按照宣传引导、纠正劝导、实施处罚的步骤有序进行。
四大措施大力改善全市交通
记:桂林作为一个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一些不文明行为在为桂林的形象抹黑,黄副市长,您认为究竟什么样的管理办法才能真正达到震慑违法、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交通意识的效果呢?
黄:干净漂亮的市容、和谐的交通是展现时代文明的窗口,交通活动是我们每一位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明交通是一个城市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而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社会基础性工程,需要全市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需要广大市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
这次大整治采取的是公安、市容、交通等多部门集中行动、齐抓共管的措施,在管理中采取宣传教育和管理处罚相结合,对一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采取严厉措施,设置“高压线”震慑严重交通违法者。只有这样,我们美丽的城市才会更文明,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
记:由于我市各类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目前有部分道路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通行要求,交通矛盾也日渐突出,对此,市委市政府有何规划进行改善吗?
黄:近三年来我市机动车数量年增长率都在12%以上,市委、市政府2008年以来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桥梁改扩建,加快了市区环城公路建设和新城区的建设步伐,将越来越多的车流分流到环线,减轻市中心路段的拥堵状况,但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呈“井喷”状增长,因此,仍然无法完全解决市民出行的供需矛盾。
对此,市委市政府在改善交通方面的规划:一是建设新城,疏解老城,拉大城市空间,将老城区人、车合理疏解出去。二是加强相关部门对交通建设各方面的相互协作配合,加快改善交通步伐和进程。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改善公交体系。四是加大对交通管理的投入,完善智能交通指挥体系、标志标线等交通基础配套设施。
共同营造桂林美好的生活环境
记:面对桂林市目前的市容和交通现状,请黄副市长对广大市民说说心里话。
黄:桂林是闻名中外的国际旅游城市,其市容、交通状况的好坏,对于一座文明城市来说是软实力的体现。优化城市布局,推进城市的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提升城市品位,既需要相关部门以人为本管理城市,加速改善市容、交通“软环境”,更需要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理解、支持改善城市环境的举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营造我们桂林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 阳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