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哗哗响,山坡披绿装,生态家园美,村村道路通”。今天,如果你到八步区公会镇来,你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幅清新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景象。
近年来,八步区公会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实施“五大惠民工程”,不断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是“引水工程”。近年来,公会镇投资1200多万元先后两次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示范项目,在公会镇最大的水库———社山水库灌区建成了长达23公里“三面光”渠道,大大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在石塔、田富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建设,使近1万群众用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2005年9月,总投资400多万元的公会自来水工程顺利建成并供水,使项目区2万多群众告别了用水难的历史。
二是“通达工程”。近年来,公会镇投入镇、村路网建设的资金达300多万元,建成了杨会村至圩镇油路、建设北路(城北路)和中学路硬化工程;2004年以来,通过争取上级立项,新农村3公里四级路工程、田富3公里四级路和新新村岔路口至安太村17公里四级路工程相继动工建设,公会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三是“生态工程”。该镇坚持走“生态立镇”之路,大力倡导农民建设“生态家园”,通过实行“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和“猪-沼-鱼”等高效农业模式,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环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美化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同时,公会镇以实施退耕还林为契机,近两年来新增造林面积达2万多亩,使昔日光秃秃的山坡重新披上了绿装。
四是“信息工程”。近年来,公会镇大力加强通信网络和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目前,公会镇有固定电话和手机12000多部,上网电脑近400台;同时,公会镇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5年12月,公会镇电视网络与贺州市电视网络公司成功实现并网,公会镇10多个村的近3万群众可以收看到33套信号清晰、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彻底改变了过去电视信号差、收视频道少的状况,给群众送上了一份“信息文化大餐”。
五是“福利工程”。公会镇于2003年率先在八步区建成了第一个五保村,近两年来又投入4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镇级敬老院和一批五保村,目前公会镇的五保村达到了11个,共安排120位五保老人入住,使昔日孤寡无助的五保老人过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同时,公会镇积极兑现城镇居民生活保障政策和计生奖励扶助政策,认真做好困难群众的救济工作,并建成了2个备灾中心,使受益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