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关注的仙人山公园项目,在沸沸扬扬的争议声中,第一期工程即西大门门楼及其登山台阶终现雏形。不过,整个工程离竣工交付使用还得等上一段时日。
仙人山公园于2008年10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双百工程”,并成为其重中之重。市领导曾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协调处理施工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而,即便市领导如此重视,该项目还是没能如期交付使用。很多市民认为,从目前一期工程效果来看,仙人山公园一期的设计是城市建设的“败笔”。也有人认为它不像公园,却似陵园;门楼上的两副“对联”令人费解。
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尚在建设之中就遭到市民的如此非议,确实值得深思。
公园到底何时才能完工
市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彭跃辉在接受采访时,打了个比喻说,仙人山公园目前已完工的部分,就像是裁缝做衣服只完成了一只袖子,还看不出这件衣服的全样,也就不能评判它好与不好。所以现在评论仙人山公园的美与丑为时尚早,另外还有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当然一个项目受到市民如此的热议,说明很多市民是关心城市建设、关注城市发展的,也说明了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
彭跃辉说,仙人山公园项目第一期工程进展缓慢,与项目从立项到规划、设计等“先天条件”不足有关。该项目是在没有完全完成规划、设计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的,纳入公园总体规划的防城海关、防城边检站等单位和住户的搬迁工作还在协商之中。可以说公园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工期一拖再拖。整个工程何时完工,还得取决于相关单位和住户的搬迁情况。
公园门柱上的对联究竟错没错
仙人山公园西大门门楼在一改再改中终于建成。门楼的样式设计本已引起了争议,而当四根门柱上的四句“俚语”:“白日总有千帆过” 、“夜间亦明万盏灯”、 “将军脚踏马鞍山”、“仙人搭桥龙孔过”展示在市民眼中的时候,更是一片哗然。众多市民通过网站发表议论说,这四句似对联非对联的句子刻在仙人山公园的门柱上,是有关部门的失职,严重损坏了我市形象。也有人指出,这样的内容怎么能放到我市的交通要道、公园的门庭上,让外来游客看到,防城港市文化内涵何在!众多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换掉这些内容,镌刻上能体现我市地方文化元素的、高水准的对联。
就西大门 “对联”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市文化界有关人士。
市楹联学会会长管卫明确指出,这四个句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谨的对联,不符合平仄相对、音韵谐调、词性相同、结构一致的联律要求,如大门左则的两句“白日总有千帆过” 、“夜间亦明万盏灯”中的 “过”是动词,“灯”是名词,这是词性不同;其次,退一步说,就算是对联,其位置也是错误的,正确的格式是,中间两根门柱刻一副,两边的两根门柱再刻一副,而且都应是上联居右,下联在左。
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覃展龙指出,这实际上不能称之为对联,连小学生都能看得出错在何处,根本无需再争论了。这两副所谓的对联撤下越快越好,以免贻笑大方。希望今后进行与文化方面有关联的市政建设时,能多方征求意见,尽可能避免这些低级的错误――如此反复折腾,花的还是老百姓的钱。
我市青年作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韦佐用“‘错联’还要到何时?”来拷问这一现象。他说,稍有一点楹联知识的人,一眼就看出,这“对联”显然贴反了;再仔细读来,其实,这四个句子也构不成两副对联。对照联律的基本要求有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第一副“脚踏”对不上“搭桥”,“马鞍山”也对不上“龙孔过”;第二副中的“万盏灯”也对不上“千帆过”。两副“错联”暴露的是建设单位传统文化素质的严重缺失。名胜历来有名联,就是建造新的“名胜”,也要征集一批好联。仙人山的门楼堂而皇之地贴上两副“错联”,真是贻笑大方。自己不专业,就得向懂行人征求意见。那么多钱都用了,为什么不能向全社会征联,让整个工程精益求精呢?
市建规委主任:市民不满意,我们是有责任的
仙人山公园的建设,从目前已建成部分的效果来说,是不能让大多数市民满意的,而且工期一拖再拖,遭到了市民质疑,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业主单位的市建设规划委员会该如何向市民解释呢?市建规委主任郑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要感谢市民们对仙人山公园项目建设的关注。市民(包括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大多是善意、有见地的,市建规委会充分考虑,在今后的建设中加以改进。
关于仙人山公园的设计问题,郑东解释道,仙人山公园的设计方案是由市建规委委托广西南宁华威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其他一些沿海城市的规划设计手法,结合仙人山的特点及周边的西湾景观,做出了一个旨在为市民提供环境优雅、兼备观海和休闲的海洋文化公园的方案;又在征求有关方面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后,经过不断修改并经市建规委业务会议审定,形成了现在这一方案。至于这一方案的优劣,社会各界的看法不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异议的占多数。出现如此的争议,市建规委是有责任的。
对于“对联”问题,郑东承认,这四句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很工整的对联,只是在民间流传的四句民谣,而且上下句位置也不对。至于为什么要把这样的四句民谣弄到公园大门上,郑东坦言是工作上的失误,没有认真征集高水准的对联,市建规委业务会议决定,暂时使用这四个句子,待以后征集到好的对联后,再给予完善和改正,尽量让市民们满意。
一个仙人山公园,激起了社会各界如此强烈的反响,这是市民群众对防城港市的关心,真正把自己当成城市的主人,真诚地希望有关部门闻过则喜,即知即改,在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虚心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真正体现市民群众的智慧,切不可凉了大家的一片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