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浦县把城镇化作为全县的核心战略,以建设广西一流县城为目标,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商贸和旅游的优势,加强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抓好示范工程,使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目前,全县已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县城区面积达9.42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2.6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1.3万人,城镇化率达30.2%,比200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荔浦要建设广西一流县城,我认为这个‘一流’应该由工业名城、山水名城和创业名城来体现。”今年7月,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向群在该县调研时对该县提出了殷切期望。
立足定位规划先行
该县县委、县政府把荔浦定位为以工业加工中心和商贸中心为主的桂林南部副中心城市,重点向南发展,适度向北发展,把县城建成广西的一流县城。该县先后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广东省设计院等院校的专家到县城实地勘察,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一方面,依托荔江河和南岸山水文化古迹,规划好荔江南岸片区路网和县城南环公路网,把荔江南岸规划建设成为行政办公、居住中心。另一方面,依托昆汕高速公路荔浦段出口和二七O民营企业集聚的情况,以县城为中心,适度向北发展,把二七O建设成为工业加工中心和工人的居住中心。目前,县城形成了“两个中心三个区”,即:商贸中心、行政办公中心、龙口工业集中区、永华工业集中区、五里工业集中区,从而拉开了荔浦县城的发展框架。
重抓经济产业支撑
该县把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导力量来抓,提出了“思想上放心、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由谁经营,有作为就行”的“三放两不论”发展思路,制定县内无乡界、官员当保姆、企业评干部等措施,充分发挥荔浦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使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目前,该县工业集中区已达到自治区A类园区标准,民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8家,
已形成木衣架、食品、小五金、药业、造纸业5大工业支柱产业及汽车配件、生物、药物提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市场运作示范带动
该县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想把县城建设和管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必须充分发挥示范的带动作用,让客商看到参与城镇建设也有回报,吸引更多的客商参与城镇建设,让群众看到城镇建设的效果,使群众更加自觉的支持、参与城镇建设和管理。为此,该县通过市场化运作,做活土地文章,以土地聚财,实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措施,多方筹集资金,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的资金。同时启动了中心广场工程、滨江新区开发工程、防洪大堤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和“四路两桥”穿衣戴帽工程,扩大了县城规模,提高了城市品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有了科学规划,强大的产业支撑,示范工程的带动,该县城镇体系布局逐渐成型,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交通干道为纽带,辐射带动小集镇和中心村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的绿化、亮化、美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全县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86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85%,集贸市场已发展到25个,自来水普及率达43.15%,沼气入户率达43.98%。 ( 唐秀丽 黎振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