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管理这个大课题中,湖北省襄樊市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总结出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呢?
日前,记者通过一路走访得知,是“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使襄樊城管人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成就了今天的襄樊,而这也正是他们在具体的城市管理工作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
以人为本 秉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核心价值观
城市管理是发展工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科学发展;城市管理是社会工程,抓城市管理就是建设和谐社会;城市管理是民生工程,抓城市管理就是提高广大市民的城市生活质量。
在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为城市管理人民”和“为市容管理城市”的旧观念,确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襄樊市把“从严管理”贯穿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为严格工作标准,2007年,襄樊市政府出台了《襄樊市区城市容貌标准》,随后的2008年,《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查处违反城市规划建设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等也适时出台,使全市管理执法有章可循。
严明队伍纪律,是保证严格的工作标准可以化为现实的基础。为此,襄樊市委、市政府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城管精神作为城管队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对城管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襄樊市城管局局长叶传辉向记者介绍,“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定奖惩制度的‘六定’管理制度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细管理’,‘公众城管’的理念等,也是全市当前得以形成‘大城管’局面的基本原因。”
科学高效 实行“规、建、管分离”的城市管理体制
科学高效的体制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那么,他们是通过怎样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城市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
据介绍,为改变以往城市管理基本无序的状态,他们从管理体制的源头抓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001年底,襄樊市委、市政府遵循“规、建、管分离”的原则,决定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实行规划、建设、管理分离,撤销原市建委和市市容委,合并组建市城市管理局,为政府组成部门。
2003年底,襄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城市管理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开始履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职能。
2004年8月,襄樊市政府根据“以块为主,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强化督察”的原则,出台《深化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为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并通过在各区设立城管行政执法局,实现了城管执法全覆盖。
从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至今,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中曾经出现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销声匿迹,并逐渐使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探索创新 实践“四个转变”的城市管理方式
现代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创新才能增强活力和动力。为此,他们善于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地实践“四个转变”的城市管理方式。
说到“四个转变”,叶传辉介绍:“首要的是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过去,襄樊市大多采取集中整治方式,也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但这种粗放管理方式不利于城市管理的健康长足发展。在实践中,他们逐步将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监控手段等内容量化、细化、具体化,并逐步建立起严格、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城市管理指标体系。其中,城管110信息指挥工作流程,执法车辆GPS监控定位管理系统,静态交通违法处理市局、区局、中队信息联网等就是这一转变的直接体现。
同时,他们还通过从运动式、突击式、游击式管理向制度化、长效化管理转变,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从依赖行政权力管理向依靠法制权威管理转变,建立起“文明执法、和谐共生”的城市管理大环境。
襄樊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在,道路两旁一排排行道树,用郁郁葱葱的挺拔姿态给人在炎热季节里带来阴凉;种类繁多的休闲公园,用波光潋滟柳条柔的绿意盎然给人生机勃发的生命感;各种商业街上整齐、干净的秩序井然给人一派繁荣有序的景象。这些都实实在在地折射出该市近年来市容市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柯善北 吴文杰 郭涛 |